一种大力活扳手的扳口锁死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9267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动五金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力活扳手的扳口锁死调节方法,包括把手与锁紧调节机构,把手左端设置有一体式的扳体,扳体下侧装配有可调节的活动嘴,扳体与把手连接处内部嵌装有可旋转的涡轮,锁紧调节机构设置于把手上配合涡轮用于调节活动嘴的锁紧力,通过在把手上设置锁紧调节机构,锁紧调节机构与涡轮相配合,使涡轮进行微位移,进而带动活动嘴移动,使活动嘴与螺母紧密贴合,消除间隙并阻止活动嘴以及涡轮的松动,实现对螺母的锁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提升锁死力,能够将活动嘴以及涡轮进行锁紧,保证足够的夹持力,有效避免产生打滑现象,并允许用户根据需要调节锁死力大小,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动五金工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力活扳手的扳口锁死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1、活动扳手简称活扳手,其开口宽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是用来紧固和起松不同规格的螺母和螺栓的一种工具。活动扳手是维修工人的常用工具,因其开口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调节,使用起来很方便,不但可用于标准的公制螺栓和英制螺栓,而且还可用于某些自制的非标准螺栓。

2、当前市面上的活扳手通常包括扳体、活动嘴、涡轮和销轴等部件。然而,这类普通活扳手在扭紧螺母时,主要通过涡轮带动活动嘴配合扳体口面对螺母进行夹持。使用过程中,涡轮容易松动,导致活动嘴与扳体口面之间的间距增大,活动嘴以及扳体口面与螺母之间产生间隙,导致夹持力不足,易产生打滑现象,影响工作效率并存在安全隐患,用户往往不敢使用大力进行操作。因此,如何能够解决活扳手与螺母之间易产生间隙,导致夹持力不足,易产生打滑现象的问题,成为行业内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力活扳手的扳口锁死调节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力活扳手的扳口锁死调节方法,包括扳体(1)、活动嘴(2)、把手(5)、涡轮(6)与锁紧调节机构,所述把手(5)左端设置有一体式的扳体(1),所述扳体(1)下侧装配有可调节的活动嘴(2),所述扳体(1)与把手(5)连接处内部嵌装有可旋转的涡轮(6),且所述涡轮(6)与活动嘴(2)底部啮合连接,所述锁紧调节机构设置于把手上(5)配合涡轮(6)用于调节活动嘴(2)的锁紧力,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把手(5)上设置锁紧调节机构,锁紧调节机构与涡轮(6)相配合,使涡轮(6)进行微位移,进而带动活动嘴(2)移动,使活动嘴(2)与螺母紧密贴合,消除间隙并阻止活动嘴(2)以及涡轮(6)的松动,实现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力活扳手的扳口锁死调节方法,包括扳体(1)、活动嘴(2)、把手(5)、涡轮(6)与锁紧调节机构,所述把手(5)左端设置有一体式的扳体(1),所述扳体(1)下侧装配有可调节的活动嘴(2),所述扳体(1)与把手(5)连接处内部嵌装有可旋转的涡轮(6),且所述涡轮(6)与活动嘴(2)底部啮合连接,所述锁紧调节机构设置于把手上(5)配合涡轮(6)用于调节活动嘴(2)的锁紧力,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把手(5)上设置锁紧调节机构,锁紧调节机构与涡轮(6)相配合,使涡轮(6)进行微位移,进而带动活动嘴(2)移动,使活动嘴(2)与螺母紧密贴合,消除间隙并阻止活动嘴(2)以及涡轮(6)的松动,实现对螺母的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力活扳手的扳口锁死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调节机构包括拉杆(12),所述拉杆(12)竖向贯穿设置于扳体(1)内部,且所述拉杆(12)将涡轮(6)贯穿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拉杆(12)上端固设有带通孔的连接块(11),所述把手(5)上侧卡设有活动手柄(4),所述活动手柄(4)左端通过两组连扳(3)与连接块(11)活动连接,所述把手(5)内部开设有贯穿的导轨滑槽(8),所述导轨滑槽(8)内部装配有固定轴(9),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骞古钟扬陈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威力高档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