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电动双杆黄油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9180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8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的电动双杆黄油枪,包括储油筒、柱塞泵和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变速机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偏心转轴、第二偏心转轴、第一传动臂和第二传动臂;电机的输出端与变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变速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在一起,第一偏心转轴偏心设置在第一齿轮上,第二偏心转轴偏心设置在第二齿轮上,第一传动臂一端与第一偏心转轴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柱塞杆活动连接,第二传动臂一端与第二偏心转轴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柱塞杆活动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驱动结构来驱动两个柱塞杆做吸油和注油动作,从而为生产厂家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便于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润滑脂加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的电动双杆黄油枪


技术介绍

1、中国技术专利cn202222705974.2公开了一种电动双杆黄油枪,这种电动双杆黄油枪相对于传统单柱塞腔和单柱塞杆结构的黄油枪而言,由于具有两个柱塞腔和与之滑套配合的两个柱塞杆来实现吸油和注油(也可以称之为推油)动作,所以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提升注油效率,然而,这种电动双杆黄油枪的两个柱塞腔是呈上下平行布置在柱塞泵泵体内的,这样一来,两个柱塞腔的进油口距离储油筒的出油口的距离实际上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在工作中,位于上端的第一柱塞腔的进油效率是远不如位于下端的第二柱塞腔的进油效率的,从而造成黄油枪在对外部设备注油时容易出现时而量大、时而量少的不均匀现象,进而影响注油效果。

2、有鉴于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将两个柱塞腔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于柱塞泵泵体内的结构设计,由此使得两个柱塞腔的进油口距离储油筒的出油口距离是一致的,从而保证两个柱塞腔的进油效率趋同,进而避免黄油枪在对外部设备注油时发生上述时而量大、时而量少的不均匀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的电动双杆黄油枪,包括储油筒、柱塞泵和驱动装置,所述柱塞泵包括与储油筒连接的泵体,所述泵体内设有与储油筒内部连通且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柱塞腔和第二柱塞腔,所述第一柱塞腔内滑动套设有第一柱塞杆,所述第二柱塞腔内滑动套设有第二柱塞杆;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良的电动双杆黄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沿水平方向相互啮合在一起,且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改良的电动双杆黄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转轴和第二偏心转轴分别偏心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两个相对侧,从而使得当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电动双杆黄油枪,包括储油筒、柱塞泵和驱动装置,所述柱塞泵包括与储油筒连接的泵体,所述泵体内设有与储油筒内部连通且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一柱塞腔和第二柱塞腔,所述第一柱塞腔内滑动套设有第一柱塞杆,所述第二柱塞腔内滑动套设有第二柱塞杆;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良的电动双杆黄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沿水平方向相互啮合在一起,且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改良的电动双杆黄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转轴和第二偏心转轴分别偏心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两个相对侧,从而使得当所述第一柱塞杆朝远离第一柱塞腔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柱塞杆朝靠近第二柱塞腔的方向移动,反之,当所述第一柱塞杆朝靠近第一柱塞腔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柱塞杆朝远离第二柱塞腔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改良的电动双杆黄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第一齿轮与该输出轴同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改良的电动双杆黄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大小相同,且所述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变速机构及电机位于同一纵向中心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改良的电动双杆黄油枪,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索立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