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车辆,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车辆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动车辆以电池和电驱取代发动机的脚步越来越快,其热管理系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电动车辆通常需要对座舱、电池和动力系统等管理对象进行热管理,以使这些对象的温度维持在可运行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但是目前电动车辆热管理系统没有进行有效集成,普遍存在能量利用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旨在解决现有的热管理系统没有进行有效集成而存在能量利用不足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其中,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电驱热管理系统和座舱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具有对动力电池的温度进行调节的换热循环回路,并且换热循环回路中连入有电池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电驱热管理系统具有对电驱系统进行散热的冷却循环回路,并且冷却循环回路用于在满足电池供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空调主回路(300)包括依次设置的压缩路段(310)、冷热切换路段(320)和回流路段(330),所述压缩路段(310)上设有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311),所述回流路段(330)可供制冷剂回流至所述压缩机(311),所述冷热切换路段(320)具有制冷路径和制热路径并通过路径切换阀组与所述压缩路段(310)连接,所述路径切换阀组可根据调温需求指令在制冷路径和制热路径之间进行切换选择,并且所述电池换热支路(4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空调主回路(300)包括依次设置的压缩路段(310)、冷热切换路段(320)和回流路段(330),所述压缩路段(310)上设有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311),所述回流路段(330)可供制冷剂回流至所述压缩机(311),所述冷热切换路段(320)具有制冷路径和制热路径并通过路径切换阀组与所述压缩路段(310)连接,所述路径切换阀组可根据调温需求指令在制冷路径和制热路径之间进行切换选择,并且所述电池换热支路(400)旁接于所述冷热切换路段(320)上并还接入有第二膨胀阀(4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切换阀组包括四通换向阀(340),所述冷热切换路段(320)上依次设有车外换热器(321)、第一膨胀阀(322)和车内换热器(323),所述四通换向阀(340)具有与所述压缩路段(310)和所述回流路段(330)一一对应连通的两个第一换向阀口(a1/a2)、以及与所述冷热切换路段(320)的两端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二换向阀口(b)和第三换向阀口(c),所述四通换向阀(340)用于在两个所述第一换向阀口(a1/a2)中切换选择其中一者与所述第二换向阀口(b)连通,以及另一者与所述第三换向阀口(c)连通,并且所述电池换热支路(400)自所述车外换热器(321)和所述第一膨胀阀(322)之间进行旁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切换阀组包括第一三通阀(342)和启闭阀,所述第一三通阀(342)的进阀口(a)与所述压缩路段(310)连通,所述冷热切换路段(320)包括车外冷凝路段(324)、车内冷凝路段(325)和车内蒸发路段(326),所述车外冷凝路段(324)和所述车内冷凝路段(325)并联设置且两端汇接设置,以形成第一汇接端和第二汇接端,所述第一汇接端与所述第一三通阀(342)的第一出阀口(b)连通,所述第二汇接端与所述车内蒸发路段(326)连通,所述回流路段(330)连通所述车内蒸发路段(326)和所述压缩路段(310),所述车外冷凝路段(324)和所述车内冷凝路段(325)上均设有所述启闭阀和冷凝器,所述车内蒸发路段(326)上设有第一膨胀阀(322)和车内蒸发器(329),所述电池换热支路(400)的第一端自所述第二汇接端与所述第一膨胀阀(322)之间进行旁接,以及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342)的第二出阀口(c)以及所述回流路段(330)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342)用于在所述第一出阀口(b)和所述第二出阀口(c)中选择至少一者与所述进阀口(a)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切换路段(320)中接入有经济器(350)的第三换热通道,所述座舱空调系统还具有过调换热支路(360),所述过调换热支路(360)中依次接入有第三膨胀阀(361)以及所述经济器(350)的第四换热通道,并且所述过调换热支路(360)靠近所述第三膨胀阀(361)的一端旁接于所述冷热切换路段(320)上,以及远离所述第三膨胀阀(361)的一端导向所述压缩机(3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热管理控制装置,所述热管理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压缩机(311)、所述路径切换阀组、所述第一膨胀阀(322)和所述第二膨胀阀(410)通讯连接,并被配置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空调系统还包括座舱加热装置(500),所述座舱加热装置(500)用于对座舱进行加热并与所述热管理控制装置通讯连接,所述在接收到座舱空调的调温需求指令的情况下,控制启动所述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墨,王超,马箭,易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