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位的冷压成形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899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定位的冷压成形模,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上模卡接配合在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所述滑块远离定位槽的一侧均设有弹性组件,两所述滑块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两抵接块,两所述抵接块的顶端均朝向定位槽倾斜设置,两所述滑块内均设有一传动组件,两所述传动组件在接受上模卡接进定位槽动作的驱动以使各抵接块转动。该可定位的冷压成形模在上模自上而下安装在下膜上端时,上模挤压抵接块的顶端,从而带动滑块相对滑动,再通过弹性组件使两滑块反向滑动对上模进行夹持,再通过传动组件驱动各抵接块转动对上模的顶部进行抵接,避免竖直方向的晃动,定位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具体为一种可定位的冷压成形模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车行业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主机厂客户对汽车各零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零件的尺寸要求。冷压成形模模具一般采用四个导柱进行模具合模时的定位。

2、如公开号为cn214639612u,名称为《一种可定位的冷压成形模》的中国专利,所述冷压成形模包括上模、下模和多组定位块组,所述定位块组包括位于上模底部的上定位块以及位于下模顶部的下定位块,所述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相正对,所述上定位块的底部设有凸台,所述下定位块的顶部设有与凸台相适配的凹槽。

3、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可定位的冷压成形模虽然实用方便,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上述专利模具采用了多组定位块组限定上模和下模的各个方向,但定位时还是易产生松动,定位不稳,从而影响浇铸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定位的冷压成形模,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该可定位的冷压成形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开设有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定位的冷压成形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5)和下模(1),所述下模(1)开设有定位槽(14),所述上模(15)卡接配合在定位槽(14)内,所述定位槽(14)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5),两所述滑块(5)远离定位槽(14)的一侧均设有弹性组件,两所述滑块(5)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两抵接块(8),两所述抵接块(8)的顶端均朝向定位槽(14)倾斜设置,两所述滑块(5)内均设有一传动组件,两所述传动组件在接受上模(15)卡接进定位槽(14)动作的驱动以使各抵接块(8)均朝向定位槽(14)的方向转动,在上模(15)与下模(1)卡接时,各所述抵接块(8)均与上模(15)的顶部抵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定位的冷压成形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5)和下模(1),所述下模(1)开设有定位槽(14),所述上模(15)卡接配合在定位槽(14)内,所述定位槽(14)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5),两所述滑块(5)远离定位槽(14)的一侧均设有弹性组件,两所述滑块(5)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两抵接块(8),两所述抵接块(8)的顶端均朝向定位槽(14)倾斜设置,两所述滑块(5)内均设有一传动组件,两所述传动组件在接受上模(15)卡接进定位槽(14)动作的驱动以使各抵接块(8)均朝向定位槽(14)的方向转动,在上模(15)与下模(1)卡接时,各所述抵接块(8)均与上模(15)的顶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位的冷压成形模,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传动组件均包括转轴(7)、齿环(6)、与齿环(6)相啮合的齿条(9)以及卡块(10),所述转轴(7)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滑块(5)内,所述齿环(6)和两抵接块(8)均套设在转轴(7)上,两所述抵接块(8)对称设置在齿环(6)的两侧,所述齿条(9)与卡块(10)固定连接且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鸽刘荣辉刘芸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云步航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