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特别是一种移动式充电桩。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环保性更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电动汽车的特殊性,一旦缺电在户外是不能及时行驶的,需要进行道路救援进行充电;传统的充电桩在使用时由于其不便移动,使得其在使用时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并且由于充电线束过长,对电动汽车充电后,充电线束不便收放,使得工作人员在将充电枪放回充电桩时,充电线还裸露在地面,若此时移动充电桩,会出现充电线拖地继而磨损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充电桩使用时不便于移动,并且线束不便收放的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式充电桩。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充电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呈圆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齿轮圆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1),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的底部设置有稳定组件(2),所述稳定组件(2)包括呈圆形的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杆(22),多个支撑杆(22)之间设置有固定座(23),所述固定座(23)上转动设置有齿轮圆盘(24),所述支撑杆(22)上转动设置有齿轮(25),所述齿轮(25)与齿轮圆盘(24)相啮合,所述齿轮(25)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6),所述第一连接杆(26)上远离齿轮(25)的一端铰接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7),所述第二连接杆(27)远离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1),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的底部设置有稳定组件(2),所述稳定组件(2)包括呈圆形的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杆(22),多个支撑杆(22)之间设置有固定座(23),所述固定座(23)上转动设置有齿轮圆盘(24),所述支撑杆(22)上转动设置有齿轮(25),所述齿轮(25)与齿轮圆盘(24)相啮合,所述齿轮(25)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6),所述第一连接杆(26)上远离齿轮(25)的一端铰接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7),所述第二连接杆(27)远离第一连接杆(26)的一端铰接设置有底板(28),所述支撑板(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齿轮圆盘(24)转动的驱动组件(3),所述安装座(11)上设置有便于自身移动的移动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4)包括移动电机(41)以及双向丝杆(42),所述双向丝杆(42)转动设置在安装座(11)上,所述移动电机(41)设置在安装座(11)上,并且所述移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杆(42)同轴相连,所述双向丝杆(42)的一端螺纹连接设置有第一驱动块(43)、所述双向丝杆(4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设置有第二驱动块(44),所述安装座(11)底部的四角均转动设置有支撑座(45),所述支撑座(45)的一端设置有万向轮(46),位于所述安装座(11)一端的两个所述支撑座(45)上远离万向轮(46)的一端均铰接设置有第一连杆(47),另外两个所述支撑座(45)上远离万向轮(46)的一端均铰接设置有第二连杆(48),所述第一连杆(47)远离支撑座(45)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块(43)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8)远离支撑座(45)的一端与第二驱动块(44)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电机(31)、蜗轮以及蜗杆(33),所述齿轮圆盘(24)同轴设置有转动杆(34),所述转动杆(34)转动设置在固定座(23)上,所述蜗轮同轴设置在转动杆(34)上,所述蜗杆(33)转动设置在支撑板(21)上,并且所述蜗杆(33)与蜗轮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31)固定设置在支撑板(21)上,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蜗杆(33)同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上连通设置有充电线(12),所述充电线(12)远离充电桩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充电枪(13),所述安装座(11)的顶部设置有理线箱(14),所述理线箱(14)内设置有用于整理充电线(12)的整理组件(5),所述整理组件(5)包括理线辊(51)以及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欣,黄骅,王盛皓,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宜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