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线焊接柔性预处理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849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引线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线焊接柔性预处理单元,包括输送机构、上料机构、识别机构、矫正机构和送料机构;输送机构用于将待处理引线有序排列并单独分离,通过循环滚动的方式,持续地将待处理引线输送至上料机构的抓取区域;上料机构用于抓取单独分离的待处理引线放置到矫正机构上,以便识别机构进行识别工序;识别机构用于识别矫正机构上待处理引线的图像信息;矫正机构用于根据识别机构反馈的图像信息对识别后引线进行矫正和调整;送料机构用于将经过矫正机构矫正后引线输送到后续的处理单元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多种先进的技术和机构,实现自动化、高精度的引线焊接预处理过程,以减轻人工负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引线焊接,尤其涉及一种引线焊接柔性预处理单元


技术介绍

1、在电子制造行业中,引线与基板的焊接是构建电路连接、实现功能集成的核心环节。这一过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电子产品的性能稳定性与可靠性。然而,焊接成功的关键在于确保引线端子能够准确无误地放置在待焊接的指定位置上。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实则充满了挑战,尤其是在面对多样化、复杂化的电子产品制造趋势时,更是显得尤为关键。

2、传统的引线焊接预处理过程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包括引线整理、定位及固定等多个环节。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端子放置位置的不准确。轻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焊接不良,进而影响电子产品的整体性能。此外,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精密化趋势加剧,引线端子的尺寸越来越小,对放置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人工处理方式已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3、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高引线焊接的预处理效率和精度,业内亟需一种能够灵活适应多种尺寸、形状及材质差异的引线焊接预处理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线焊接柔性预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1)、上料机构(2)、识别机构(3)、矫正机构(4)和送料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焊接柔性预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输送机架(11),两个所述输送机架(11)的相向面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输送主动链轮(12)和输送从动链轮(13),所述输送主动链轮(12)和输送从动链轮(13)上套设且啮合连接有环形链条(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线焊接柔性预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链条(14)包括多个间隔连接的外连接件(141)和内连接件(1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线焊接柔性预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1)、上料机构(2)、识别机构(3)、矫正机构(4)和送料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焊接柔性预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输送机架(11),两个所述输送机架(11)的相向面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输送主动链轮(12)和输送从动链轮(13),所述输送主动链轮(12)和输送从动链轮(13)上套设且啮合连接有环形链条(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线焊接柔性预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链条(14)包括多个间隔连接的外连接件(141)和内连接件(1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焊接柔性预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上料底座(21)、机械手(22)和上料夹持结构(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线焊接柔性预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机构(3)包括第一识别组件(31)和第二识别组件(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引线焊接柔性预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组件(31)包括第一识别相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楠楠王英林余海涛孙文超杨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伊戈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