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838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3
本技术涉及大棚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器本体、第一固位组件和第二固位组件,监测器本体上设置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空气检测模块、远程连接模块和供电模块。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装置固位时,可以通过将插槽与棚内的骨架杆件进行插入,而后再继续对监测器本体施加压力,使得监测器本体通过导杆沿着支板直线位移,令施力架向外推动夹杆,以令夹杆在移动后通过第一弹簧复位,夹紧插槽内的骨架杆件,实现监测器本体与杆件的快捷固定,取出时的操作也相对简易,相比于螺栓固位的方式,监测器本体可以在棚内可捷更换监测的位置,以满足多种位置的监测需要,提高监测灵活性和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棚植物种植,特别涉及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温室大棚植物种植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温度、光照、湿度、土壤、肥料、病虫害防治等。

2、在植物种植时,温室大棚内的湿度和水分管理非常重要,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浇水频率。同时,要注意保持大棚内的湿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对植物造成影响,因此,在温室大棚中常会配备环境监测装置,以快捷监测棚内的湿度和水分,方便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对的调整。

3、目前,环境监测装置安装时,其上常是搭配螺栓引脚与大棚内的骨架杆件进行固定,虽然能够满足固位需要,但是由于其安装后位置较难移动,环境的检测范围较为单一,较难根据需要快捷调整检测的位置,影响使用灵活性和较难满足不同位置的监测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装置,具有的效果。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监测器本体、第一固位组件和第二固位组件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器本体(1)、第一固位组件(2)和第二固位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位组件(2)包括安装框(21)、插槽(22)、夹持组件(23)和导引组件(24),安装框(21)间隔设置于监测器本体(1)背部,插槽(22)开设于安装框(21)远离监测器本体(1)的一侧,安装框(21)通过插槽(22)与棚内骨架杆件进行插接,夹持组件(23)对称设置于安装框(21)左右两侧,以通过夹持组件(23)对骨架杆件进行夹持固位,导引组件(24)固装于安装框(21)上,监测器本体(1)通过导引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器本体(1)、第一固位组件(2)和第二固位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位组件(2)包括安装框(21)、插槽(22)、夹持组件(23)和导引组件(24),安装框(21)间隔设置于监测器本体(1)背部,插槽(22)开设于安装框(21)远离监测器本体(1)的一侧,安装框(21)通过插槽(22)与棚内骨架杆件进行插接,夹持组件(23)对称设置于安装框(21)左右两侧,以通过夹持组件(23)对骨架杆件进行夹持固位,导引组件(24)固装于安装框(21)上,监测器本体(1)通过导引组件(24)与安装框(21)保持直线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21)两侧开设有滑孔(211),夹持组件(23)包括夹杆(231)、第一弹簧(232)和施力架(233),夹杆(231)滑动安装于滑孔(211)上,第一弹簧(232)设置于夹杆(231)上,以通过第一弹簧(232)为夹杆(231)提供复位弹力,施力架(233)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夹杆(231)和监测器本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杆(231)外侧同轴固设有凸出的推盘(234),第一弹簧(232)内外两端分别与安装框(21)和推盘(234)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杆(231)外侧固设有座板(235),施力架(233)端部与座板(235)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组件(24)包括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春王德欢
申请(专利权)人:宜城莺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