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本申请基于在2023年3月16日向日本提出了申请的日本特愿2023-42141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1、以往,在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中,已知有在前照灯的上方配置有仪表遮阳板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16-1905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然而,遮阳板多为透明或半透明,对遮阳板进行支承的包含支架等的支承结构容易被外面观察到。另外,在行驶风被导入由遮阳板覆盖的部位与遮阳板之间的结构中,支承结构容易受到雨滴等干扰的影响。
2、本技术的方案的目的在于,在前照灯的上方具备遮阳板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中,提高前照灯周边的外观性,并提高结构部分的耐候性。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案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采用以下的结构。
4、(1)本技术的方案为在车身前部具有前照灯21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其具有:中心罩31,其覆盖所述前照灯21;上部罩41,其从上方覆盖所述中心罩31的上部;遮阳板51,其配置在所述上部罩41的上方;以及遮阳板支架55,其将所述遮阳板51支承于所述中心罩31的上部,其中,所述上部罩41配置成覆盖将所述遮阳板支架55向所述中心罩31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部56a、32f、b3。
5、根据上述(1)的方案,在使上部罩与覆盖前照灯的灯体的中心罩的上部重叠的前围结构中,将支承遮阳板的遮阳板支架向中心罩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部配置在由上部罩覆盖的部位,由此即使遮阳板为透
6、(2)在上述(1)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上部罩41通过多个安装部39安装于所述中心罩31,多个所述安装部39中的至少一个为卡止结构。
7、根据上述(2)的方案,用于安装上部罩的多个安装部包含不使用螺钉的卡止结构,由此上部罩的拆装变得容易,进而能够使遮阳板及遮阳板支架的拆装容易。
8、(3)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上部罩41被分割成左右一对的分割罩42,所述遮阳板支架55从左右一对的所述分割罩42之间的间隙向上方突出。
9、根据上述(3)的方案,上部罩被分割成左右一对的分割罩,遮阳板支架从上述左右分割罩之间向上方突出,由此即使在保持安装有遮阳板支架及遮阳板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拆装左右分割罩。
10、(4)在上述(2)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上部罩41被分割成左右一对的分割罩42,所述卡止结构通过所述分割罩42相对于所述中心罩31从前方且车宽方向外侧朝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内侧移动而成为卡止状态。
11、根据上述(4)的方案,伴随着上部罩相对于中心罩从前方且车宽方向外侧朝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内侧移动,上部罩的卡止结构成为卡止状态,由此对于来自车辆前方的行驶风、左右倾斜时等的来自车宽方向外侧的风,能够不逆着风的朝向地将上部罩的卡止结构维持为卡止状态,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成为可靠的卡止结构。
12、(5)在上述(3)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中心罩31的一部分从左右一对的所述分割罩42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内侧缘部42a之间向车辆前方露出,在车辆主视观察下,所述遮阳板5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部与左右一对的所述分割罩42的内侧部重叠。
13、根据上述(5)的方案,在上部罩的上方配置的遮阳板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在车辆主视观察下与左右一对的分割罩的内侧部重叠,由此通过遮阳板能够覆盖左右一对的分割罩之间的中心罩的露出部的整体。因此,行驶风难以从车辆前方进入左右一对的分割罩之间,能够抑制行驶风在左右一对的分割罩间流动产生的空气动力影响。
14、(6)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紧固连结部56a、32f、b3至少设置为前后一对,在车辆侧视观察下,在前后一对的所述紧固连结部56a、32f、b3之间配置有将所述前照灯21向车身紧固连结的第二紧固连结部24、27、b1。
15、根据上述(6)的方案,在将遮阳板支架向中心罩紧固连结的前后一对的紧固连结部之间配置有将前照灯向车身紧固连结的第二紧固连结部,由此能够使前照灯的紧固连结点与遮阳板支架的紧固连结点相互接近,能够提高紧固连结作业性。
16、(7)在上述(6)的方案中,也可以是,在车辆主视观察下,前后一对的所述紧固连结部56a、32f、b3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第二紧固连结部24、27、b1重叠。
17、根据上述(7)的方案,将遮阳板支架向中心罩紧固连结的紧固连结部与将前照灯向车身紧固连结的第二紧固连结部在车辆主视观察下相互重叠,由此能够使前照灯的紧固连结点与遮阳板支架的紧固连结点相互接近,能够提高紧固连结作业性。
18、(8)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也可以是,在所述中心罩31的上部形成有开口部32g,所述上部罩41配置成覆盖所述开口部32g。
19、根据上述(8)的方案,在中心罩的上部形成用于避开灯体的凸部等的开口部,通过上部罩覆盖该开口部,由此在通常时通过上部罩隐藏开口部而保持外观性,且在作业时将上部罩取下使开口部露出而能够进行各种作业等,能够提高便利性。
20、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在前照灯的上方具备遮阳板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中,能够提高前照灯周边的外观性,并提高结构部分的耐候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其在车身前部具有前照灯(2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其在车身前部具有前照灯(2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萩元雅史,横山晋,房野知己,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