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线生产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828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3
本技术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自动线生产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压料体、托料体、预压销、第一气弹簧、第二气弹簧和第三气弹簧,压料体安装在所述上模座的下方,所述上模座与所述压料体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气弹簧;托料体和压料体之间安装若干所述第二气弹簧;托料体安装在所述下模座上,托料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气弹簧,所述预压销安装在压料体上能够随所述压料体移动,且预压销的底端能够伸至托料体的上方。本技术通过预压销可以在压料体接触制件时提前将制件压住,当冲压完成后,托料体可以将冲压完的制件顶起,以便于机械手的抓取,且在制件被顶起的同时,预压销结构能够有效地压住制件,防止其顶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线生产的冲压模具,属于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对于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要求也日益提升。传统的依赖人工进行冲压作业的方式,在面临快节奏、大批量的生产需求时,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代生产线的进度要求。因此,为了提升产能和效率,各大冲压厂纷纷转向自动化生产线,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进行精密、高速的冲压作业。

2、但是,传统模具在放件环节依赖人工操作,当制件未能准确放置到预定位置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调整以确保冲压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取件过程中,由于制件周全刃口的设计,人工取件变得困难且存在安全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冲压厂采用气缸顶起制件的方式,但仍需人工辅助拿取。不过,气缸顶料的强大冲击力往往会导致制件被顶飞,不便于机械手的拾取。

3、因此,传统模具结构已无法满足现代自动化冲压生产线的需求,适应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自动化生产的趋势,需要一种用于自动线生产的冲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改善或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动线生产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压料体(3)、托料体(4)、预压销(5)、第一气弹簧(6)、第二气弹簧(7)和第三气弹簧(8),所述压料体(3)安装在所述上模座(1)的下方,所述上模座(1)与所述压料体(3)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气弹簧(6),所述第一气弹簧(6)能够推动所述压料体(3)下压;所述托料体(4)和所述压料体(3)之间安装若干所述第二气弹簧(7);所述托料体(4)安装在所述下模座(2)上,所述托料体(4)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气弹簧(8),所述第三气弹簧(8)能够推动所述托料体(4)上移;所述预压销(5)安装在所述压料体(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线生产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压料体(3)、托料体(4)、预压销(5)、第一气弹簧(6)、第二气弹簧(7)和第三气弹簧(8),所述压料体(3)安装在所述上模座(1)的下方,所述上模座(1)与所述压料体(3)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气弹簧(6),所述第一气弹簧(6)能够推动所述压料体(3)下压;所述托料体(4)和所述压料体(3)之间安装若干所述第二气弹簧(7);所述托料体(4)安装在所述下模座(2)上,所述托料体(4)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气弹簧(8),所述第三气弹簧(8)能够推动所述托料体(4)上移;所述预压销(5)安装在所述压料体(3)上能够随所述压料体(3)移动,且所述预压销(5)的底端能够伸至所述托料体(4)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线生产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销(5)包括上销体(501)和伸缩柱(502),所述上销体(501)内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有弹簧(504),所述伸缩柱(502)安装在所述中心孔内且与所述弹簧(504)的活动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动线生产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销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义孙华强栾永坤宫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利先进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