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弱地基强夯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827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弱地基强夯处理装置,包括打夯装置,所述打夯装置上方外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侧表面和打夯装置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侧设置有限位支框,所述限位支框内部设置有活动支板,所述限位支框外侧表面设置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下方内侧分别设置有压轮和活动轴,通过设置活动支板、压轮和活动轴,对软弱地基进行强夯处理后,由活动支板将需进行泥土填平在地基凹槽内部,再由活动轴和压轮对填平后松软的泥土进行压实,避免需外部机械对凹槽进行填平压实,达到软弱地基施工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基施工,特别涉及一种软弱地基强夯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强夯法即强力夯实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利用大型履带式强夯机将8-30吨的重锤从6-30米高度自由落下,对土进行强力夯实,迅速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形成比较均匀的、密实的地基,在地基一定深度内改变了地基土的孔隙分布。

2、目前对软弱地基进行强夯后,软弱地基产生凹陷的高度会低于其他位置的地基,需外部机械对凹槽进行填平压实,造成软弱地基施工繁琐,同时,软弱地基在强夯过程中会反复产生震动现象,容易对强夯的软弱地基位置造成偏移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软弱地基强夯处理装置,能够通过活动支板、压轮和活动轴,对软弱地基进行强夯处理后,由活动支板将需进行泥土填平在地基凹槽内部,再由活动轴和压轮对填平后松软的泥土进行压实,避免需外部机械对凹槽进行填平压实,达到软弱地基施工便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软弱地基强夯处理装置,包括:打夯装置,所述打夯装置上方外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侧表面和打夯装置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弱地基强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夯装置(1),所述打夯装置(1)上方外侧设置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外侧表面和打夯装置(1)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一侧设置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外侧设置有限位支框(9),所述限位支框(9)内部设置有活动支板(5),所述限位支框(9)外侧表面设置有移动底座(6),所述移动底座(6)下方内侧分别设置有压轮(10)和活动轴(11),所述移动底座(6)外侧上方设置有推杆(7),所述打夯装置(1)底部设置有打夯底板(2),所述支撑架(3)四周底部内侧均设置有万向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弱地基强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夯装置(1),所述打夯装置(1)上方外侧设置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外侧表面和打夯装置(1)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一侧设置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外侧设置有限位支框(9),所述限位支框(9)内部设置有活动支板(5),所述限位支框(9)外侧表面设置有移动底座(6),所述移动底座(6)下方内侧分别设置有压轮(10)和活动轴(11),所述移动底座(6)外侧上方设置有推杆(7),所述打夯装置(1)底部设置有打夯底板(2),所述支撑架(3)四周底部内侧均设置有万向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地基强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4)与打夯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内侧四周和顶部分别与固定环(4)外侧表面和打夯装置(1)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弱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圣武曾美慧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陆海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