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热传热散热一体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822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储热传热散热一体化机构,包括热源,所述热源的外侧设置有导热架,所述导热架上设置有散热架,所述散热架内贯穿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散热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分流架与集中架,所述分流架与集中架内分别设置有分液腔与集中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到分液腔与集中腔内,所述散热架一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两侧分别设置有冷水腔与热水腔。本技术中,整个结构通过散热架结构实现散热、换热管结构实现传热、热水腔内储存的热水实现储存效果,这样既能稳定的将热源热量传导出来,进行降温散热,同时可以将发散出来的热量进行储存,方便后续使用,实现热量的稳定利用的效果,降低能源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传导,尤其涉及一种储热传热散热一体化机构


技术介绍

1、通常在一些模具加工生产时,模具材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加工生产完成后,为了使得模具材料可以快速定型,则需要将模具上的热量稳定传导出去,这样来完成模具材料的稳定降温定型工作,而传统的一些模具降温采用风冷形式,这样的降温方式,是直接风吹进行降温,热量都直接发散出去,而这类发散出来的热量比较庞大,直接发散出去会造成一定的热量损耗,产生极大的能源浪费的情况,因此为了解决这类热量损耗的情况,本申请提出一种储热传热散热一体化机构,既能稳定的将模具上的热量传导出来,并配合整个结构,可以稳定的将热量转换,并进行储存,方便后续加工使用,结构能够实现稳定散热的目的,同时也实现热量的收集储存,降低了能源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储热传热散热一体化机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热传热散热一体化机构,包括热源,所述热源的外侧设置有导热架,所述导热架上设置有散热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热传热散热一体化机构,包括热源(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1)的外侧设置有导热架(2),所述导热架(2)上设置有散热架(4),所述散热架(4)内贯穿设置有换热管(5),所述散热架(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分流架(6)与集中架(7),所述分流架(6)与集中架(7)内分别设置有分液腔(8)与集中腔(9),所述换热管(5)的两端分别连通到分液腔(8)与集中腔(9)内,所述散热架(4)一侧设置有固定架(10),所述固定架(10)内两侧分别设置有冷水腔(11)与热水腔(12),所述冷水腔(11)上设置有连通到分液腔(8)内的输送管一(13),所述输送管一(13)上设置有输送泵一(14),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热传热散热一体化机构,包括热源(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1)的外侧设置有导热架(2),所述导热架(2)上设置有散热架(4),所述散热架(4)内贯穿设置有换热管(5),所述散热架(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分流架(6)与集中架(7),所述分流架(6)与集中架(7)内分别设置有分液腔(8)与集中腔(9),所述换热管(5)的两端分别连通到分液腔(8)与集中腔(9)内,所述散热架(4)一侧设置有固定架(10),所述固定架(10)内两侧分别设置有冷水腔(11)与热水腔(12),所述冷水腔(11)上设置有连通到分液腔(8)内的输送管一(13),所述输送管一(13)上设置有输送泵一(14),所述热水腔(12)上设置有连通到集中腔(9)内的输送管二(15),所述固定架(10)上与冷水腔(11)、热水腔(12)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进液管接头(17)与排液管接头(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惠迟峰翟李慧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和天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