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727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4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其包括可调节铝盒、正向传送带、逆向传送带、第一端检测区、第二端检测区、第一翻转区、第二翻转区、第一整型区、第二整型区,逆向传送带平行置于正向传送带一侧,且两者传送方向相反,第一端检测区、第一翻转区、第一整型区、第二端检测区、第二翻转区、第二整型区按次序排列安装在正向传送带上方。本技术通过将烟支滤棒的检测过程流程化、规范化,实现对烟支滤棒的双面检测,提高对烟支滤棒端面清洁度和平整度的检测效率和准确率,还可准确地完成烟支滤棒的计数。另外,采用可调节铝盒可适应对各个数量规格的纸盒内的烟支滤棒进行检测,且还设置了两条传送带,以实现可调节铝盒的自动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烟支滤棒检测,特别涉及一种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烟支滤棒是位于烟支前端使用时与嘴唇皮肤紧密接触的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烟支滤棒端面的整洁。由于机械结构运行的必要性,可能会出现产线漏油等污染烟支滤棒端面的情况,目前均采用人工检测其端面清洁度及平整度,由于每盒烟支滤棒的数量庞大,由于人眼的局限性会导致漏检率高,且无法进行快速计数,效率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对烟支滤棒端面清洁度和平整度的检测效率和准确率,以及快速准确地完成烟支滤棒的计数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的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可以提高对烟支滤嘴端面清洁度和平整度的检测效率进和准确率,并可快速准确地完成烟支滤棒的计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所述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包括可调节铝盒、正向传送带、逆向传送带、第一端检测区、第二端检测区、第一翻转区、第二翻转区、第一整型区、第二整型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包括可调节铝盒、正向传送带、逆向传送带、第一端检测区、第二端检测区、第一翻转区、第二翻转区、第一整型区、第二整型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传送带分为三段,所述第一翻转区、第二翻转区对应位置处的正向传送带分段均采用轻型双链滚筒衔接两侧的正向传送带分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检测区包括第一运动结构、第一固定装置、第一检测相机,所述第一检测相机垂直于所述正向传送带设置,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运动结构上,所述第一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包括可调节铝盒、正向传送带、逆向传送带、第一端检测区、第二端检测区、第一翻转区、第二翻转区、第一整型区、第二整型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传送带分为三段,所述第一翻转区、第二翻转区对应位置处的正向传送带分段均采用轻型双链滚筒衔接两侧的正向传送带分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检测区包括第一运动结构、第一固定装置、第一检测相机,所述第一检测相机垂直于所述正向传送带设置,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运动结构上,所述第一运动结构横跨所述正向传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区包括第二运动结构、第二固定装置、第一翻转装置、第一末端拾取机构,所述第一翻转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正上方,所述第一末端拾取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运动结构上,所述第二运动结构横跨所述正向传送带和所述逆向传送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滤棒双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型区包括第三运动结构、第三固定装置、第一整型装置、夹爪,所述夹爪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运动结构上,所述第一整型装置与所述第三固定装置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滤棒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江华卢天华李梦杰倪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