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轴向耦合电驱装置。
技术介绍
1、永磁电机利用永磁体提供励磁,省去了易出现问题的集电环和电刷,不仅能够提高电机运行的可靠性,而且相比于传统电机能够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2、但现有的永磁电机大多为一个永磁体对应一个定子在径向上呈套装布置,而此种方式的永磁体用量较多,且一台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有限。
3、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轴向耦合电驱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耦合电驱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电驱装置结构,减少永磁材料的消耗。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定子组件、转子组件以及第二定子组件;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定子组件、所述第二定子组件以及所述转子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所述第二定子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转子组件在轴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所述第二定子组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3、其中,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包括第一定子铁芯和第一定子绕组;所述第一定子铁芯朝向所述转子组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子绕组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对应,且缠绕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上。
4、具体地,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包括第二定子铁芯和第二定子绕组;所述第二定子铁芯朝向所述转子组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子绕组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对应,且缠绕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上。
5、其中,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总成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子总成位于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所述第二定子组件之间,且所述转子总成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
6、具体地,所述转子总成包括定位骨架和多个磁钢;所述定位骨架上形成有多个定位槽,多个所述磁钢与所述定位槽一一对应设置,且多个所述定位槽沿所述定位骨架的周向均布。
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沿所述定位骨架的轴向贯通所述定位骨架,所述定位槽内朝向所述第一定子组件一侧的所述磁钢的极性与朝向第二定子组件一侧的所述磁钢的极性相反。
8、更进一步地,朝向所述第一定子组件一侧的相邻的所述磁钢的极性相反,朝向所述第二定子组件一侧的相邻的所述磁钢的极性相反。
9、实际应用时,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4个-98个。
10、其中,本技术提供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壳体在轴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面相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环与所述输出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环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面相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环与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输出轴的两端均凸出于所述壳体在轴向上的两端。
11、具体地,所述转子组件的轴线、所述第一定子组件的轴线、所述第二定子组件的轴线以及所述壳体的轴线共线。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3、本技术提供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定子组件、转子组件以及第二定子组件;壳体形成有容纳空间,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以及转子组件均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且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相对设置在转子组件在轴向上的两侧;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与壳体固定连接,转子组件与壳体转动连接。
14、由此分析可知,通过壳体形成的容纳空间能够稳定承载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并且,通过将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设置在转子组件在轴向上的两侧,即转子组件位于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之间,从而仅通过一个转子组件的旋转,即可实现两台电机的输出效率和功率密度,进而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转子组件所用到的永磁材料,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体电驱装置的结构尺寸。
15、而可以理解的是,当仅向第一定子组件或第二定子组件输入电能时,本申请中的电驱装置的输出效率和功率密度与单一电机的输出效率一致,当向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均输入电能时,则输出的功率密度叠加,因此,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还可根据不同工况的需求以一台设备顶替两台设备的功率输出和空间占用,从而在保证输出功率的基础上,能够极大的节省使用成本和制造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定子组件、转子组件以及第二定子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包括第一定子铁芯和第一定子绕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总成和输出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总成包括定位骨架和多个磁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沿所述定位骨架的轴向贯通所述定位骨架,所述定位槽内朝向所述第一定子组件一侧的所述磁钢的极性与朝向第二定子组件一侧的所述磁钢的极性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朝向所述第一定子组件一侧的相邻的所述磁钢的极性相反,朝向所述第二定子组件一侧的相邻的所述磁钢的极性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4个-98个。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的轴线、所述第一定子组件的轴线、所述第二定子组件的轴线以及所述壳体的轴线共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定子组件、转子组件以及第二定子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包括第一定子铁芯和第一定子绕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总成和输出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总成包括定位骨架和多个磁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向耦合电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沿所述定位骨架的轴向贯通所述定位骨架,所述定位槽内朝向所述第一定子组件一侧的所述磁钢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