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薄膜电子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6684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薄膜电子开关,采取这种结构的电路设计,可以采用较少的元器件通过简单的电路即获得高可靠性的电子开关,而且此种电子开关占用提及较小,成本也较低,更换也方便。当偶遇负载短路,或超出额定电流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固态开关元件将会自动失电断开,或自行烧毁而断电,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您的后续财产之安全或损失最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薄膜电子开关,包括薄膜开关、基座、内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控制电路包括全固态开关电路,该电路由双向晶闸管、晶体二极管和电阻组成,交流电源由从一端(L1)输入,另一端(L2)输出;双稳态控制电路,该电路由CMOS反相器、晶体三极管、电容器、电阻以及薄膜开关输入连接点(KA、KB)组成;关态电源供给电路,该电路由分压电阻、稳压二极管及电容器组成,在双向晶闸管截止期间,给双稳态控制电路供电,当双稳态控制电路得到来自于薄膜开关输入连接点(KA、KB)的触发信号时,形成向双向晶闸管(G)极提供触发电压的通路;来自于电源相线(L1)的交流电能经连接点(V1)端输入,经二极管整流后,在连接点(V3)端与二极管(D3)、(D4)、(D5)相连接的端点(GND)处产生直流电压,该电压既是双稳态控制电路的电压源,又是双向晶闸管的导通触发电压产生点;其路由是:由二极管(D1)、(D2)与电阻(R2)相连接的(V3)点上,经由电阻(R2),通过(R2)的分压,在二极管(D5)之连接点(A)上,由于电容器(C1)与稳压二极管并连,其所储电能受稳压二极管限制,从而形成关态电源;开态电源维持电路,该电路由单向晶闸管、晶体三极管及光电耦合器组成,在固态开关电路导通时,通过光电耦合器的切合给双稳态控制电路提供足以维持双向晶闸管控制G极及时加上能使其导通的电量,在固态开关截止时,该电路自动断开;该开态电路与关态电路在电源输出上,均结合于连接点(A),二极管(D5)、电容器(C1)及双稳态电路都是它们的负载;开态电源的控制由CMOS反相器(IC2)担当,当双稳态电路动作时,CMOS反相器(IC1)6脚上的电位将在高低电位之间变换,由于晶体三极管(Q1)的介入,CMOS反相器(IC2)的2点上,于开态时低电位,关态时高电位,从而造成在需要开时,单向晶闸管(SCR2)短路电阻(R2),需要关时,单向晶闸管(SCR-2)截止,晶体三极管(Q2)(Q3)仅作为单向晶闸管(SCR-2)触发控制时设置的;当全固态开关需要导通时,来自于连接点(V3)的触发电压,经由单向晶闸管(SCR-2)到电阻(R3),经CMOS反相器(IC2)及端点(GND)点形成回路,电容(C1)内仍然有电量,它将继续维持双稳态电路所需要的工作电量,完成开态维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强茂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现代通信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