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618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40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可连接至外部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线缆及与所述线缆连接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的对接模组,所述对接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用来与所述外部电路板抵接的导电端子,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对接模组对齐且相固定的一转接模组,所述转接模组的一侧与所述线缆连接,与所述一侧相反的另一侧与所述导电端子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高速传输的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随着电连接器的不断发展,对电连接器的电气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电连接器必须能够可靠地传输数据信号并保证信号的完整性,而且其尺寸也日趋小型化。参考中国第cn109411958a号专利,其揭露了一种连接器模组,其包括导电壳体、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组信号端子,各组信号端子包括一对信号端子,各所述信号端子包括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固定部、与线缆焊接连接的端子接线部及与电路板弹性压接的端子对接部,各所述相邻的两组信号端子之间通过导电壳体屏蔽隔离。此种设计的连接器模组中的线缆与端子一对一直接焊接连接,对精度要求较高,生产制造的难度大。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组件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组件,该电连接器组件通过转接模组实现线缆与导电端子之间的连通,降低了生产制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可连接至外部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线缆及与所述线缆连接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的对接模组,所述对接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用来与所述外部电路板抵接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对接模组对齐且相固定的一转接模组,所述转接模组的一侧与所述线缆连接,与所述一侧相反的另一侧与所述导电端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模组为一内部电路板,所述内部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线缆与对接模组之间,所述内部电路板包括靠近所述线缆的上表面及靠近所述对接模组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可连接至外部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线缆及与所述线缆连接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的对接模组,所述对接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用来与所述外部电路板抵接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对接模组对齐且相固定的一转接模组,所述转接模组的一侧与所述线缆连接,与所述一侧相反的另一侧与所述导电端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模组为一内部电路板,所述内部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线缆与对接模组之间,所述内部电路板包括靠近所述线缆的上表面及靠近所述对接模组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电路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与所述线缆焊接连接的上导电片,所述内部电路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导电端子焊接连接的下导电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与所述内部电路板贴合的顶面、与所述外部电路板贴合的底面及自所述顶面贯穿至底面用于固持所述导电端子的端子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自所述端子槽露出所述顶面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扬尊陈钧孟凡波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