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拦河坝排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6172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40
本技术涉及排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拦河坝排沙结构,包括本体,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一收纳槽,第一收纳槽内部转动连接有绞龙,绞龙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轮,两个第二同步轮表面均设有用于转动绞龙的转动机构,两个第二同步轮远离绞龙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盘,两个调节盘远离第二同步轮一侧表面均设有十字板,两个十字板远离本体一侧端部转动连接有同一刮板,两个十字板靠近调节盘一侧表面均设有用于调节十字板的调节机构,刮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约束板,两个约束板表面均设有用于约束刮板的约束机构。本技术通过绞龙的设置,可以使泥沙更加便于抽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沙,尤其涉及一种拦河坝排沙结构


技术介绍

1、拦河坝排沙结构是一种用于河流中的泥沙控制和河道治理的工程措施。它主要由拦河坝和排沙系统组成,拦河坝是建在河流中的一道障碍物,通过拦截河水流动,使泥沙沉积在坝体上,从而减少河道中的泥沙含量。拦河坝通常由混凝土、石块、木材等材料建造而成,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以能够有效截留泥沙,排沙系统是指在拦河坝上设置的一系列设施,用于收集和清理沉积在拦河坝上的泥沙,拦河坝排沙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河道中的泥沙含量,防止泥沙淤积,改善河道的通航条件,维护河道的稳定和安全。同时,它还可以保护下游水域的生态环境,减少泥沙对水质和水生态的影响。

2、然而,现有的一些拦河坝排沙结构在使用时,大多数是通过河水的流动对泥沙进行自然收集,因为没有设置主动收集装置,所以在泥沙收集的过程中效率偏低,从而导致在河坝底部会有泥沙淤积,因此,需要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拦河坝排沙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拦河坝排沙结构,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一侧开设有第一收纳槽(102),所述第一收纳槽(102)内部转动连接有绞龙(205),所述绞龙(20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轮(204),两个所述第二同步轮(204)表面均设有用于转动绞龙(205)的转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二同步轮(204)远离绞龙(205)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盘(3),两个所述调节盘(3)远离第二同步轮(204)一侧表面均设有十字板(302),两个所述十字板(302)远离本体(1)一侧端部转动连接有同一刮板(305),两个所述十字板(302)靠近调节盘(3)一侧表面均设有用于调节十字板(302)的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拦河坝排沙结构,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一侧开设有第一收纳槽(102),所述第一收纳槽(102)内部转动连接有绞龙(205),所述绞龙(20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同步轮(204),两个所述第二同步轮(204)表面均设有用于转动绞龙(205)的转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二同步轮(204)远离绞龙(205)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盘(3),两个所述调节盘(3)远离第二同步轮(204)一侧表面均设有十字板(302),两个所述十字板(302)远离本体(1)一侧端部转动连接有同一刮板(305),两个所述十字板(302)靠近调节盘(3)一侧表面均设有用于调节十字板(302)的调节机构,所述刮板(30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约束板(306),两个所述约束板(306)表面均设有用于约束刮板(305)的约束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河坝排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多个安装槽(101),多个所述安装槽(101)均开设于本体(1)一侧,多个所述安装槽(101)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叶轮(2),多个所述叶轮(2)一侧套设有同一转轴(201),所述转轴(201)转动连接于本体(1)一侧,所述转轴(201)靠近第二同步轮(204)一侧表面套设有第一同步轮(202),所述第一同步轮(202)、第二同步轮(204)表面套设有同一同步带(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拦河坝排沙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昶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宏宇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