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换机构及托盘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498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装配辅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快换机构及托盘总成,托盘总成包括通过快换机构连接的的框架和托盘。公头组件中锥套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压杆滑动插设于第一通孔内,压杆的轴向一端开设有第一容置槽,锁止件包括保持架和滚珠,保持架与锥套相对固定,滚珠能够相对保持架沿第一通孔的径向移动;母头组件开设有第二容置槽,公头组件能够插设于母头组件内;处于锁定状态时,滚珠部分卡接于第二容置槽内;处于解锁状态时,滚珠自第二容置槽退入第一容置槽内;于第一通孔的径向,第一容置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容置槽的深度。如此,能够根据使用场景,调整托盘布局,减少托盘空间且能够快速拆卸托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装配辅具,尤其涉及一种快换机构及托盘总成


技术介绍

1、现有托盘切换形式及柔性不满足多车型共线生产需求:在乘用车生产装配过程中,随着生产效率需求的提高和多车型的衍生,通常有多车型在同一生产线上进行装配。在多车型,特别是不同平台车型车辆在同一生产线上生产装配时,通常会配置多种托盘,每种托盘上安装多种车型支点,当车型切换时,需更换托盘并且人工切换对应支点以保证支点与装配车型零件相匹配。

2、为适应多车型共线生产需求,这种“扳倒式”结构托盘一般数量、种类相对就多,同时这种传统汽车底盘合装托盘为一体式结构,一般前后各采用6-8个支撑点对前后悬架进行支撑,支点占框架整体面积不足20%,因此,托盘的存储、输送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存储空间浪费。

3、因此,亟需一种快换机构及托盘总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快换机构及托盘总成,能够根据使用场景,调整托盘布局,减少托盘空间且能够快速拆卸托盘。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快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组件(100)还包括弹性件(140),所述弹性件(140)夹设于所述压杆(120)与所述锥套(110)之间,使得所述压杆(120)总是具备沿所述第一通孔(111)的轴向远离所述滚珠(132)的运动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120)包括按压部(122)和释放部(123),所述第一容置槽(121)开设于所述释放部(123),所述按压部(122)与所述释放部(123)沿所述第一通孔(111)的轴向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p>4.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快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组件(100)还包括弹性件(140),所述弹性件(140)夹设于所述压杆(120)与所述锥套(110)之间,使得所述压杆(120)总是具备沿所述第一通孔(111)的轴向远离所述滚珠(132)的运动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120)包括按压部(122)和释放部(123),所述第一容置槽(121)开设于所述释放部(123),所述按压部(122)与所述释放部(123)沿所述第一通孔(111)的轴向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131)沿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径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滚珠(132)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安装孔朝向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一侧的口径小于所述滚珠(13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母头组件(200)包括底座(210)和锥筒(220),所述底座(210)和所述锥筒(220)固定,所述第二容置槽开设于所述底座(210),所述锥套(110)插设于所述锥筒(220)内,所述锁止件(130)部分插设于所述底座(2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头组件(200)还包括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强董玮刘泽林付永亮丛立国崔宇冯联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