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散热性LED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414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散热性LED车灯,其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右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左壁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保护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背面设置有微调机构,所述微调机构设置在保护壳的内壁,所述微调机构的右壁设置有,所述保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聚光圈,所述聚光圈的右壁固定连接有透镜,所述微调机构滑动连接在聚光圈的内壁。通过增加散热机构进行散热功能,同时增加微调机构里的齿轮通过离心圆运动带动第二支撑柱左至右移动,从而调节与透镜之间的焦距,通过改变焦距达到调整灯光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散热,特别涉及一种自散热性led车灯。


技术介绍

1、led灯是一种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最后安装外壳,所以led灯的抗震性能好。

2、申请人在申请本专利技术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自散热性led车灯”,其申请号为“202120467037.0”,该专利主要通过灯壳和led灯,灯壳内熔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通口,通口一侧熔接有定位块,led灯设置在安装板一侧,安装板两侧均熔接有通风管,通风管内熔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一侧设置有挡片,固定环一侧设置有槽孔,槽孔与挡片之间熔接有弹簧一,灯壳的内壁上焊接有金属网片,金属网片一侧通过转动轴安装有扇叶,达到散热效果好,便于调节的特点,但是灯光强度在夜间行车时有很大影响,太亮容易使对面会车形成视角盲区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自散热性led车灯,通过增加散热机构进行散热功能,通风管进行通风,同时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散热性LED车灯,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的右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左壁设置有散热机构(8),所述保护壳(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电机(5)的背面设置有微调机构(9),所述微调机构(9)设置在保护壳(1)的内壁,所述微调机构(9)的右壁设置有LED灯(10),所述保护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聚光圈(6),所述聚光圈(6)的右壁固定连接有透镜(7),所述微调机构(9)滑动连接在聚光圈(6)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散热性led车灯,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的右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左壁设置有散热机构(8),所述保护壳(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电机(5)的背面设置有微调机构(9),所述微调机构(9)设置在保护壳(1)的内壁,所述微调机构(9)的右壁设置有led灯(10),所述保护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聚光圈(6),所述聚光圈(6)的右壁固定连接有透镜(7),所述微调机构(9)滑动连接在聚光圈(6)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散热性led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8)包括第一支撑柱(81)、扇叶(82)、导风板(83)、通风管(84),所述第一支撑柱(81)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4)的左壁,所述扇叶(82)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柱(81)的外壁,所述导风板(83)固定连接在保护壳(1)的内壁,所述通风管(84)固定连接在保护壳(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散热性led车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开元汪先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品恒车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