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与手机互联的车辆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0345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3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与手机互联的车辆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通过手机中惯性测量单元的陀螺仪数据和加速度计数据进行航位推算,得到航位推算结果;根据手机导航芯片的配备情况,将手机中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的位置或单点定位的位置与航位推算结果进行第一融合定位解算,得到组合导航定位结果;计算车辆的里程数据;根据车辆的卫星信号情况,将航位推算结果或所述组合导航定位结果与里程数据进行第二融合定位解算,得到车辆当前时刻的最终定位结果。本申请通过将手机和车辆的数据进行共享和融合,结合手机和车辆各自的优势,确保了即使在复杂环境下,如卫星信号受限或无法接收的区域,车辆依然能够实现连续的导航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定位,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汽车与手机互联的车辆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出行已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出行领域中,车载导航系统和手机导航应用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尽管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驾驶者的导航体验,但在复杂环境下(如城市峡谷、地下停车场、长隧道等),单一导航系统的性能往往受到限制,无法提供连续且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当前,车载导航系统主要依赖于内置的传感器(如gps接收器、imu等)和预装的地图数据来实现导航定位。然而,车载导航系统在面临以下挑战时存在局限性:一是车机地图的更新不及时,增加了用户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二是实现高精度的室内定位需要加装激光雷达等成本高昂的传感器,这对于普通车辆而言并不现实;三是车联网功能的实现需要额外加装流量卡,增加了系统复杂性。与此同时,手机导航应用凭借其便携性、实时更新地图和能够利用移动网络进行定位等优势,在导航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手机导航应用同样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由于手机体积限制,无法加装如激光雷达、里程计等大型传感器,因此在卫星信号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汽车与手机互联的车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汽车与手机互联的车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的位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汽车与手机互联的车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车辆的里程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汽车与手机互联的车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脉冲数的差值,计算采样间隔内车辆的行驶距离,具体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汽车与手机互联的车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车辆的档位信息,确定行驶方向,具体的:p>

6.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汽车与手机互联的车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汽车与手机互联的车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的位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汽车与手机互联的车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车辆的里程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汽车与手机互联的车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脉冲数的差值,计算采样间隔内车辆的行驶距离,具体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汽车与手机互联的车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车辆的档位信息,确定行驶方向,具体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汽车与手机互联的车辆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琳琳吴开阳陈艺恺高宏超杨森陈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