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永敏专利>正文

一种内支撑编织管用MBR膜喷丝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196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支撑编织管用MBR膜喷丝头组件,属于MBR膜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板和下板,下板位于上板的底部,上板开设有编织管导入口,编织管导入口由不锈钢针管加工而成;上板开设有主导流腔和至少两个分导流腔,主导流腔和分导流腔相连通,上板开设有与分导流腔相连通的挤出孔,挤出孔位于分导流腔的底部且与分导流腔一一对应;下板开设有与挤出孔相连通的空腔凹槽,下板开设有与空腔凹槽相连通的出料孔,出料孔位于空腔凹槽的底部,不锈钢针管与出料孔同心相连,且不锈钢针管的外径小于出料孔的直径。本技术生产效率高,加工容易,维修维护简单,容易拆卸、清洗,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mbr膜制备,尤其涉及一种内支撑编织管用mbr膜喷丝头组件。


技术介绍

1、mbr膜技术是目前膜法水处理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净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的各个领域。

2、喷丝头是制备内支撑编织管用mbr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件。目前,市场现有的喷丝头造价昂贵,成本高昂,加工难度大,加工周期长;并且,拆卸复杂,不容易清洗,需要专业人员维修维护,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内支撑编织管用mbr膜喷丝头组件,可以一次涂覆成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自行更换不锈钢针管,不需要专业人员维修维护,拆卸、清洗简单,容易加工,成本低廉。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内支撑编织管用mbr膜喷丝头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位于上板的底部,所述上板开设有编织管导入口,所述编织管导入口由不锈钢针管加工而成;所述上板开设有主导流腔和至少两个分导流腔,所述主导流腔和分导流腔相连通,所述上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支撑编织管用MBR膜喷丝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板(10)和下板(11),所述下板(11)位于上板(10)的底部,所述上板(10)开设有编织管导入口,所述编织管导入口由不锈钢针管(1)加工而成;所述上板(10)开设有主导流腔(4)和至少两个分导流腔(6),所述主导流腔(4)和分导流腔(6)相连通,所述上板(10)开设有与分导流腔(6)相连通的挤出孔(5),所述挤出孔(5)位于分导流腔(6)的底部且与分导流腔(6)一一对应;所述下板(11)开设有与挤出孔(5)相连通的空腔凹槽(8),所述下板(11)开设有与空腔凹槽(8)相连通的出料孔(9),所述出料孔(9)位于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支撑编织管用mbr膜喷丝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板(10)和下板(11),所述下板(11)位于上板(10)的底部,所述上板(10)开设有编织管导入口,所述编织管导入口由不锈钢针管(1)加工而成;所述上板(10)开设有主导流腔(4)和至少两个分导流腔(6),所述主导流腔(4)和分导流腔(6)相连通,所述上板(10)开设有与分导流腔(6)相连通的挤出孔(5),所述挤出孔(5)位于分导流腔(6)的底部且与分导流腔(6)一一对应;所述下板(11)开设有与挤出孔(5)相连通的空腔凹槽(8),所述下板(11)开设有与空腔凹槽(8)相连通的出料孔(9),所述出料孔(9)位于空腔凹槽(8)的底部,所述不锈钢针管(1)与出料孔(9)同心相连,且所述不锈钢针管(1)的外径小于出料孔(9)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支撑编织管用mbr膜喷丝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0)设有台阶(7),所述台阶(7)与空腔凹槽(8)相适配,且所述台阶(7)的底部与空腔凹槽(8)的底部之间留有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敏
申请(专利权)人:杨永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