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开发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1、油层压裂是指采油过程中,依靠地面高压泵车将流体注入井筒中,在井内形成高压,当压力高于岩石破裂压力时,油层岩石内就会形成裂缝,从而改善原油在地下的流动环境,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目前,实际生产中,主要采用加液强度和加砂强度两个参数评价油层压裂规模。
2、现有技术方法存在两点不足:一是由于沉积物的原始沉积环境在宏观上控制了砂体的成因类型、沉积厚度及空间展布特征,在微观上决定了沉积物原始组分特征,是储层非均质性表现的主控因素,目前评价压裂规模合理性时没有考虑目标井钻遇砂体的沉积类型,导致评价对象的基础条件不一致,无法实现井间压裂规模合理性对比并给出合理的压裂规模;二是由于压裂后油井的产油量既受加液强度的影响,也受加砂强度的影响,因此单独使用加液强度或加砂强度都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特定压裂规模对油井产量的提升作用,目前没有统一的评价参数。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避免现有方法中单纯使用加液强度或加砂强度笼统评价油层压裂效果,没有考虑目标井钻遇砂体的沉积类型或没有考虑各种因素同时出现的情况,造成评价对象的基础条件不一致或评价参数不统一,导致特定压裂规模对油井产量的评价不全面、无法提供合理性的井间压裂规模评价等缺陷。
3、(二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包括:
5、步骤s1:确定评价区,并收集评价区内的开发井的基础资料;
6、步骤s2:整理所述基础材料,并根据所述基础材料的数据,划分每个开发井的含油砂体沉积类型为河道砂或非河道砂;
7、步骤s3:将评价区内的全部开发井,根据各类砂体的油层厚度划分为河道砂型井和非河道砂型井;
8、步骤s4:计算评价区内的每口开发井的压裂规模指数和采油强度;
9、步骤s5:通过步骤s4获取的压裂规模指数和采油强度,分别建立河道砂型井和非河道砂型井的压裂规模评价图版;
10、步骤s6:分析所述压裂规模评价图版,分别给出所述河道砂型井和非河道砂型井的评价结论。
11、优选地,所述开发井为所述评价区内实施过油层压裂并投产一年的油井。
12、优选地,所述基础资料包括评价区内的开发井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gr、电阻率测井曲线lld、压裂液量、支撑剂量、压裂油层厚度和第一年平均单井日产油量。
13、优选地,所述河道砂或非河道砂的划分通过自然伽马测井曲线gr和电阻率曲线lld的组合形态。
14、优选地,所述砂体油层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15、
16、式中:h1为单层河道砂油层厚度;h2为单层非河道砂油层厚度;h为单井钻遇总的油层厚度;n为河道砂油层数;k为非河道砂油层数。
17、优选地,通过计算各类砂体的油层厚度在单井钻遇总的油层厚度的百分比,区分所述河道砂井或非河道砂井,计算公式为:
18、
19、
20、其中,p1为单层河道砂油层厚度的百分比;p2为单层非河道砂油层厚度的百分比。
21、优选地,p1≥70%的井为河道砂型井,p2≥70%的井为非河道砂型井。
22、优选地,所述压裂规模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23、d=(f×s)/h
24、式中:d为压裂规模指数;f为压裂液用量;s为支撑剂用量;h为单井钻遇总的油层厚度。
25、优选地,所述采油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26、pi=q/h
27、其中,pi为采油强度,q为油井投产第一年平均单井日产油量,h为单井钻遇总的油层厚度。
28、优选地,所述评价区块的河道砂型井的压裂规模或非河道砂型井的压裂规模的评价图版均为以压裂规模指数为横坐标和以采油强度为纵坐标的散点图。
29、(三)有益效果
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简单实用且易推广,通过对目标井含油砂体沉积类型的分类建立压裂规模的合理性评价,有效提出了同时反映加液强度和加砂强度的压裂规模指数作为统一评价参数,避免了单独使用加液强度或加砂强度评价压裂效果带来的不足,能够更好地评价出压裂规模合理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所述开发井为所述评价区内实施过油层压裂并投产一年的油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资料包括开发井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GR、电阻率测井曲线LLD、压裂液量、支撑剂量、压裂油层厚度和第一年平均单井日产油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砂或非河道砂的划分通过自然伽马测井曲线GR和电阻率曲线LLD的组合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所述砂体油层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各类砂体的油层厚度在单井钻遇总的油层厚度的百分比,区分所述河道砂井或非河道砂井,计算公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所述压裂规模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所述采油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所述评价区块的河道砂型井的压裂规模或非河道砂型井的压裂规模的评价图版均为以压裂规模指数为横坐标和以采油强度为纵坐标的散点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所述开发井为所述评价区内实施过油层压裂并投产一年的油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资料包括开发井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gr、电阻率测井曲线lld、压裂液量、支撑剂量、压裂油层厚度和第一年平均单井日产油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砂或非河道砂的划分通过自然伽马测井曲线gr和电阻率曲线lld的组合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砂体分类的油层压裂规模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所述砂体油层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砂体分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杨,王营,周永炳,战剑飞,樊晓东,李操,史晓东,陈宝玉,衣晓东,尚云志,王现华,许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