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体、刀架和可更换刀刃的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135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刀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刀体、刀架和可更换刀刃的刀具,该刀体包括刃尖,还包括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面用于抵接在刀架底部,第二配合面倾斜设置且用于贴合于刀架的棱斜面,刀体能够附着于刀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主要传力受力的第一配合面和辅助传力受力、主要贴合定位的第二配合面,刀体不需要通过紧固件锁定在刀架上,因此刀体可以仅用非常少数量的定位件附着于刀架,定位件仅是确保刀体随刀架移动,定位件不需要紧固和传递下切压力,因而定位件安装时不需要精确的安装,便于刀体的装拆,本发明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结构性能良好,作为耗材的刀体可以做得小而细薄,节约丢弃成本,可以仅通过至少一个定位件连接使得刀刃离合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刀具,特别是一种刀体、刀架和可更换刀刃的刀具


技术介绍

1、在工业机械刀具领域和民用刀具领域,刀具使用后都存在刀钝需要磨刀,或者刀刃崩口需要磨刀等场景,特别是工业机械刀具以每天成千上万次的下刀频率,普通材质的刀,变钝换刀的频率按小时计算,材质好的刀也是按天计算,遇到裁切硬度高的材质,换刀就更勤快,刀虽然是工具,但工业机械刀具更是一种大型耗材。

2、若是磨刀,由于工业机械刀具精度要求高,打磨量大,人工效率低下已不能满足,必须把磨损变钝的刀具拆下,运送在维修车间,使用专业的水磨磨刀机,经过磨销刀刃,去除磨损的部分,再造新的刀刃,被磨短的机刀重新安装上机时,还需要反复校对刀刃位置,才能正常使用,这样既耗费人力又影响生产效率。

3、由此可见,高频率的更换笨重的刀具、繁琐的换刀磨刀过程及必备的磨刀设备配套,使工业机械刀具与传统刀具相比较,磨刀已不再是简单易行的过程,并消耗着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4、如图1和图2示例了工业机械刀具领域的切纸刀组件,包括刀架01和刀体02,刀体02通过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紧固件03连接于刀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体(2),包括刃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配合面(21)和第二配合面(22),所述第一配合面(21)用于抵接在刀架(1)底部,所述第二配合面(22)倾斜设置且用于贴合于刀架(1)的棱斜面(12),所述刀体(2)能够附着于刀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侧面(23)和刃坡面(24),所述刃坡面(24)倾斜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侧面(23)形成所述刃尖,所述第一侧面(23)连接所述第一配合面(21),所述第一配合面(21)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面(22),所述第二配合面(22)与所述刃坡面(24)的倾斜方向一致。

<p>3.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体(2),包括刃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配合面(21)和第二配合面(22),所述第一配合面(21)用于抵接在刀架(1)底部,所述第二配合面(22)倾斜设置且用于贴合于刀架(1)的棱斜面(12),所述刀体(2)能够附着于刀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侧面(23)和刃坡面(24),所述刃坡面(24)倾斜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侧面(23)形成所述刃尖,所述第一侧面(23)连接所述第一配合面(21),所述第一配合面(21)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面(22),所述第二配合面(22)与所述刃坡面(24)的倾斜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刀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面(21)为平面、曲面或者内凹槽;所述平面水平设置或者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平面朝所述第二配合面(22)向上倾斜时,所述平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或者等于45°;所述曲面内凹设置。

4.一种刀架(1),其特征在于,包括抵压面(11)和棱斜面(12),所述抵压面(11)设于所述刀架(1)底部且用于抵接刀体(2)的第一配合面(21),所述棱斜面(12)倾斜设置且用于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俞位何芊妤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咏乐云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