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特别涉及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
技术介绍
1、目前,直插端子主要用于电气连接
,用于实现连接点之间的电气连接。常用的直插端子的种类包括:插拔式接线端子、栅栏式接线端子、弹式接线端子、轨道式接线端子等,其中,弹簧式接线端子是一种较为通用的连接方式,一般通过弹簧夹紧件将连接导体压接在导电部件上,从而实现电气的连接,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通常在导电部件上设置锁定结构,以锁定弹簧夹紧件的位置。
2、例如,公告号为cn203166134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弹力夹,包括卡夹壳体、汇流条、夹紧弹簧和保持弹簧,保持弹簧具有保持机构和压力面,夹紧弹簧具有可围绕摆动轴线沿摆动方向摆动的夹紧边腿,该夹紧边腿可从卡锁状态移位至夹紧状态,该夹紧边腿在卡锁状态下借助保持机构卡锁。
3、然而,保持机构与夹紧弹簧在卡锁或解锁的切换过程中,夹紧弹簧与保持弹簧之间相互触碰且二者的摆动活动较为频繁,夹紧弹簧与保持弹簧可能存在脱离卡夹壳体的风险,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活动段与摆动段均被限制于侧挡板与绝缘壳体之间的空间内,从而避免夹紧弹片与弹性件脱离绝缘壳体,该直插端子使用更为可靠。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包括绝缘壳体、导电件和夹紧弹片,所述导电件和所述夹紧弹片均安装于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绝缘壳体活动连接有按键部,所述夹紧弹片的活动段借
3、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凹凸部,用以形成所述卡槽,所述定位段设置有第二凹凸部,所述第一凹凸部与所述第二凹凸部凹凸相嵌。
4、优选的,所述摆动段的末端折弯形成有驱动段,所述导线施压于所述驱动段的上侧面,从而解锁所述卡勾部与所述活动段。
5、优选的,所述卡勾部由所述驱动段撕开折弯成型。
6、优选的,所述定位段宽度方向的两侧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凹凸部。
7、优选的,所述第一凹凸部为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凹凸部为限位凹槽,或所述第一凹凸部为限位凹槽,所述第二凹凸部为限位凸起;限位凸起插接于限位凹槽内。
8、优选的,所述定位段的末端形成有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的上侧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板相配合,所述折弯段的下侧面与所述导电件之间形成间距配合或抵触配合。
9、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绝缘壳体内部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导电件通过的穿置空间。
10、优选的,所述绝缘壳体内开设有供所述导电件插接的插槽,所述插槽与穿置空间相通。
11、优选的,所述导电件的端部折弯有导电段,所述导电段与所述活动段相配合夹持或松开导线,所述侧挡板形成于所述导电段上;所述绝缘壳体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插线孔和按键孔,所述导线可通过所述插线孔插入对应的所述导电段与所述侧挡板之间,所述按键部滑移连接于所述按键孔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技术的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夹紧弹片的活动段被按键部带动至摆动段处,活动段被卡锁于卡勾部处,以便将小线径的导线插入至摆动段上,导线下压摆动段使其摆动于避让空间内,从而解锁活动段,以使夹紧弹片的活动段恢复变形并夹紧导线,在该过程中,活动段与摆动段均被限制于侧挡板与绝缘壳体之间的空间内,从而避免夹紧弹片与弹性件脱离绝缘壳体,该直插端子使用更为可靠。
14、2、通过第一凹凸部和第二凹凸部的凹凸相嵌,将定位段限位于卡槽内,避免摆动段在摆动时带动定位段在卡槽内发生位移,从而确保定位结构与弹性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包括绝缘壳体(1)、导电件(2)和夹紧弹片(3),所述导电件(2)和所述夹紧弹片(3)均安装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所述绝缘壳体(1)活动连接有按键部(7),所述夹紧弹片(3)的活动段(31)借助所述按键部(7)摆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具有定位段(41)和摆动段(42),所述绝缘壳体(1)内设置有定位结构(9),所述定位结构(9)具有供所述定位段(41)插入的卡槽(15),所述导电件(2)的侧边处设置有侧挡板(22),所述活动段(31)与所述摆动段(42)均被限制于所述侧挡板(22)与所述绝缘壳体(1)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摆动段(42)设置有用以卡锁所述活动段(31)的卡勾部(16),所述定位结构(9)具有供所述摆动段(42)摆动的避让空间,以使所述卡勾部(16)与所述活动段(31)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结构(9)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板(91)和第二定位板(92),所述第一定位板(91)与所述第二定位板(92)之间设置有第一凹凸部(17),用以形成所述卡槽(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其特征是:所述摆动段(42)的末端折弯形成有驱动段(421),所述导线(10)施压于所述驱动段(421)的上侧面,从而解锁所述卡勾部(16)与所述活动段(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其特征是:所述卡勾部(16)由所述驱动段(421)撕开折弯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段(41)宽度方向的两侧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凹凸部(18)。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凹凸部(17)为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凹凸部(18)为限位凹槽,或所述第一凹凸部(17)为限位凹槽,所述第二凹凸部(18)为限位凸起;限位凸起插接于限位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段(41)的末端形成有折弯段(411),所述折弯段(411)的上侧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板(91)相配合,所述折弯段(411)的下侧面与所述导电件(2)之间形成间距配合或抵触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结构(9)与所述绝缘壳体(1)内部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导电件(2)通过的穿置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其特征是:所述绝缘壳体(1)内开设有供所述导电件(2)插接的插槽(11),所述插槽(11)与穿置空间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其特征是:所述导电件(2)的端部折弯有导电段(21),所述导电段(21)与所述活动段(31)相配合夹持或松开导线(10),所述侧挡板(22)形成于所述导电段(21)上;所述绝缘壳体(1)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插线孔(5)和按键孔(6),所述导线(10)可通过所述插线孔(5)插入对应的所述导电段(21)与所述侧挡板(22)之间,所述按键部(7)滑移连接于所述按键孔(6)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包括绝缘壳体(1)、导电件(2)和夹紧弹片(3),所述导电件(2)和所述夹紧弹片(3)均安装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所述绝缘壳体(1)活动连接有按键部(7),所述夹紧弹片(3)的活动段(31)借助所述按键部(7)摆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具有定位段(41)和摆动段(42),所述绝缘壳体(1)内设置有定位结构(9),所述定位结构(9)具有供所述定位段(41)插入的卡槽(15),所述导电件(2)的侧边处设置有侧挡板(22),所述活动段(31)与所述摆动段(42)均被限制于所述侧挡板(22)与所述绝缘壳体(1)之间的空间内;所述摆动段(42)设置有用以卡锁所述活动段(31)的卡勾部(16),所述定位结构(9)具有供所述摆动段(42)摆动的避让空间,以使所述卡勾部(16)与所述活动段(31)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结构(9)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板(91)和第二定位板(92),所述第一定位板(91)与所述第二定位板(92)之间设置有第一凹凸部(17),用以形成所述卡槽(15),所述定位段(41)设置有第二凹凸部(18),所述第一凹凸部(17)与所述第二凹凸部(18)凹凸相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其特征是:所述摆动段(42)的末端折弯形成有驱动段(421),所述导线(10)施压于所述驱动段(421)的上侧面,从而解锁所述卡勾部(16)与所述活动段(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线径导线直插端子,其特征是:所述卡勾部(16)由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速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