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1090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热管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其包括两个密封板、多个第一换热组件和多个第二换热组件,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沿第一方向依次交错层叠密封设置于两个密封板之间;第一换热组件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流道,第二换热组件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内流通的流体和第二流道内流通的流体中一个为热介质,另一个为冷介质,第一流道内流体的流动方向和第二流道内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之间相互密封独立设置,且第一流道内的流体为侧进侧出,第二流道内的流体中为直进侧出,以降低每个流道进出口的流动阻力,紧凑度高,且冷介质和热介质的完全逆流,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管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1、在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等领域中,为了提高热管理系统的循环效率,常常采用中间冷却与回热技术;中间冷却技术一般采用中间冷却器,通过降低两级压缩机的第二级压气机的进口温度以减少功耗;回热技术一般采用回热器将透平排气的余热回收利用以提高高压压缩机出口温度,从而降低排放到大气中的气体温度,提高系统循环效率。

2、上述两种换热器都是气体与气体之间进行换热的换热器,对换热器的需求为能够耐高温、高压并且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而板翅式换热器由于有二次扩展面,换热效率高,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大,其紧凑度仅次于一次表面换热器,因此,上述两种换热器的类型常选用板翅式换热器。但是,现有的板翅式换热器进出口布置方式都设置有不同的导流段,用于冷介质和热介质的导流,但是,导流段的换热效果不佳,换热效果可以忽略不计,且导流段的设计造成设备总体尺寸偏大,流动阻力损失大,这就导致在发电系统中,中冷器和回热器的空间占用比较大,往往造成单位体积比功率降低。

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311831036.x的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密封板(30)、多个第一换热组件(10)和多个第二换热组件(20),所述第一换热组件(10)和所述第二换热组件(20)沿第一方向依次交错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换热组件(10)和所述第二换热组件(20)均密封设置于两个所述密封板(30)之间;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2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开口,两个所述开口中的一个为流体的进口,另一个为流体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1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个端部均开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通道(41),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密封板(30)、多个第一换热组件(10)和多个第二换热组件(20),所述第一换热组件(10)和所述第二换热组件(20)沿第一方向依次交错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换热组件(10)和所述第二换热组件(20)均密封设置于两个所述密封板(30)之间;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2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开口,两个所述开口中的一个为流体的进口,另一个为流体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1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个端部均开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通道(41),所述第二换热组件(2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个端部均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连通口(42),所述连通口(42)和所述通道(4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通道(41)和所述连通口(42)密封连通设置,以形成连通流道(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41)的外周套设有密封件(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唯睿先进涡轮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