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080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解决了现有的紫笋茶在干燥清洗筛选后,茶叶表面残留有水滴,采摘季的茶叶量较大,依靠自然晾干会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和加工效率,且不便于在干燥过程中保持茶叶表面的完整等问题。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包括筛选机构,所述筛选机构的一端安装有萎凋机构,所述萎凋机构的一端安装有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的一侧安装有多个揉捻机构,多个所述揉捻机构的一端安装有一个烘干机构;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密封安装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清洗筛选后的茶叶进行沥水和干燥,能够满足对大量的茶叶进行快速处理,且能够对茶叶干燥后进行降温,保持茶叶表面的完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具体为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


技术介绍

1、多喝茶多人体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茶叶的加工对茶叶的营养价值以及口感有巨大的影响。紫笋茶的特点为芽叶细嫩,芽色带紫,芽形如笋,条索紧裹,并且白毫显露,芽叶完整,外形细嫩紧结,色泽绿翠,香气浓强,滋味鲜醇,汤色淡绿明亮,因此对加工的要求十分高,才能保证紫笋茶有着优异的内质和独特的香味,摘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茶芽为最好,茶芽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的过程。

2、现有的紫笋茶在干燥清洗筛选后,茶叶表面残留有水滴,采摘季的茶叶量较大,依靠自然晾干会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和加工效率,且不便于在干燥过程中保持茶叶表面的完整;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紫笋茶在干燥清洗筛选后,茶叶表面残留有水滴,采摘季的茶叶量较大,依靠自然晾干会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和加工效率,且不便于在干燥过程中保持茶叶表面的完整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包括筛选机构,所述筛选机构的一端安装有萎凋机构,所述萎凋机构的一端安装有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的一侧安装有多个揉捻机构,多个所述揉捻机构的一端安装有一个烘干机构;

3、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密封安装机构,所述密封安装机构的前端安装有沥水上料机构,所述密封安装机构的内侧安装有干燥除湿机构,所述干燥除湿机构的上端安装有滚动输送机构,所述密封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尾端固定安装有出料收集箱,所述出料收集箱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安装壳体底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透气分隔板;

4、所述干燥除湿机构包括回流套板,所述回流套板与安装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回流套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除湿机,所述除湿机一端设有第一注风管,所述回流套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气箱,所述第一输气箱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输气箱,所述第一输气箱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注风管,所述第二输气箱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注风管。

5、优选的,所述滚动输送机构包括第二传动电机,所述第二传动电机与安装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电机的一侧活动安装有传动齿圈,所述传动齿圈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输送套筒,所述输送套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透气弧板,所述透气弧板的外侧设有多个腰型导气孔,所述出料收集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三传动电机,所述第三传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

6、优选的,所述沥水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箱,所述上料箱与安装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上料箱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进料口,所述上料箱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排水口,所述上料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料口,所述上料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沥水斜板,所述沥水斜板的表面设有多个沥水孔,所述沥水斜板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拨料架,所述拨料架的内侧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传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电机与上料箱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上料箱并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连接,所述拨料架与传动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上料箱靠近输送套筒的一侧设有导料口。

8、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的上端与第一输气箱和第二输气箱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气箱与安装壳体底端的内侧通过回流套板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输气箱的内侧设有风扇和电热阻丝,所述第二输气箱的内侧设有风扇,所述第一输气箱与弧形通风座通过多个第一注风管贯通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箱与弧形通风座通过多个第二注风管贯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注风管的直径尺寸沿搅拌轴的轴线从左至右依次递减。

9、优选的,所述输送套筒的两端与上料箱和安装壳体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传动齿圈齿间啮合连接,所述输送套筒与第二传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和传动齿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与输送套筒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所述输送套筒的转速小于螺旋叶片的转速。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专利技术通将紫笋茶依次经筛选、萎凋、干燥、揉捻和烘干等步骤进行制备,沥水斜板的表面设有多个沥水孔,通过沥水斜板能够对紫笋茶表面残存的水滴进行沥水操作,降低后续对紫笋茶的干燥压力,第一传动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拨料架转动输送,第二传动电机通过齿轮和传动齿圈驱动输送套筒进行旋转,第三传动电机通过搅拌轴带动螺旋叶片进行逆时针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充分对紫笋茶进行搅拌和输送;

13、2、本专利技术将第一输气箱通过第一注风管将干热风输送至弧形通风座的内侧,在透气弧板和螺旋叶片对紫笋茶进行搅拌和输送过程中通过干热风能够充分进行干燥操作,且多个第一注风管的直径尺寸沿搅拌轴的轴线从左至右依次递减,使得紫笋茶随着输送过程中叶片表面的水分逐渐减少的同时对干热风的风量进行降低,保证对紫笋茶的充分干燥,且能够避免干热气对紫笋茶的叶片表面造成损伤;

14、3、本专利技术将第二输气箱通过第二注风管对输送套筒尾端的内侧进行凉风的通入,使得能够对干燥后的紫笋茶进行降温,避免干燥完成后干热风破坏紫笋茶的叶表,同时通过回流套板和除湿机能够对干燥后的湿热气进行回流除湿,进而降低热量的损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包括筛选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机构(1)的一端安装有萎凋机构(2),所述萎凋机构(2)的一端安装有干燥机构(3),所述干燥机构(3)的一侧安装有多个揉捻机构(4),多个所述揉捻机构(4)的一端安装有一个烘干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输送机构(9)包括第二传动电机(904),所述第二传动电机(904)与安装壳体(6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电机(904)的一侧活动安装有传动齿圈(903),所述传动齿圈(90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输送套筒(901),所述输送套筒(90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透气弧板(902),所述透气弧板(902)的外侧设有多个腰型导气孔(908),所述出料收集箱(60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三传动电机(906),所述第三传动电机(90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907),所述搅拌轴(90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9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上料机构(7)包括上料箱(701),所述上料箱(701)与安装壳体(601)固定连接,所述上料箱(701)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进料口(702),所述上料箱(70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排水口(704),所述上料箱(70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料口(702),所述上料箱(70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沥水斜板(705),所述沥水斜板(705)的表面设有多个沥水孔,所述沥水斜板(705)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拨料架(706),所述拨料架(706)的内侧安装有传动轴(707),所述传动轴(707)的一端安装有第一传动电机(708),所述第一传动电机(708)与上料箱(70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电机(708)的输出端贯穿上料箱(701)并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707)连接,所述拨料架(706)与传动轴(707)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上料箱(701)靠近输送套筒(901)的一侧设有导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601)的上端与第一输气箱(801)和第二输气箱(802)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气箱(801)与安装壳体(601)底端的内侧通过回流套板(803)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输气箱(801)的内侧设有风扇和电热阻丝,所述第二输气箱(802)的内侧设有风扇,所述第一输气箱(801)与弧形通风座(808)通过多个第一注风管(806)贯通连接,所述第二输气箱(802)与弧形通风座(808)通过多个第二注风管(807)贯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注风管(806)的直径尺寸沿搅拌轴(907)的轴线从左至右依次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套筒(901)的两端与上料箱(701)和安装壳体(601)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电机(904)的输出端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传动齿圈(903)齿间啮合连接,所述输送套筒(901)与第二传动电机(904)的输出端通过齿轮和传动齿圈(90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905)与输送套筒(901)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螺旋叶片(905)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所述输送套筒(901)的转速小于螺旋叶片(905)的转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包括筛选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机构(1)的一端安装有萎凋机构(2),所述萎凋机构(2)的一端安装有干燥机构(3),所述干燥机构(3)的一侧安装有多个揉捻机构(4),多个所述揉捻机构(4)的一端安装有一个烘干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输送机构(9)包括第二传动电机(904),所述第二传动电机(904)与安装壳体(6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电机(904)的一侧活动安装有传动齿圈(903),所述传动齿圈(90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输送套筒(901),所述输送套筒(90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透气弧板(902),所述透气弧板(902)的外侧设有多个腰型导气孔(908),所述出料收集箱(60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三传动电机(906),所述第三传动电机(90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907),所述搅拌轴(90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9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紫笋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上料机构(7)包括上料箱(701),所述上料箱(701)与安装壳体(601)固定连接,所述上料箱(701)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进料口(702),所述上料箱(70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排水口(704),所述上料箱(70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料口(702),所述上料箱(70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沥水斜板(705),所述沥水斜板(705)的表面设有多个沥水孔,所述沥水斜板(705)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拨料架(706),所述拨料架(706)的内侧安装有传动轴(707),所述传动轴(707)的一端安装有第一传动电机(708),所述第一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银屏林行锷林瑞专任泽涛林涛杨万洲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瑞专茶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