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具体为一种有足底按摩功能的自动踝泵运动装置。
技术介绍
1、医院目前收治的患者多为高龄甚至超高龄患者,由于衰弱,疾病等因素导致活动减少,卧床时间增多,产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很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弹力袜,血栓泵等应用效果不好,踝泵运动目前只是教会患者家属被动运动,耗费人力,依从性不高,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自动踝泵运动装置加之辅助足底按摩功能,可以节省人力,锻炼时间以及锻炼的次数可以很好把控,同时加入中医足底按摩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风险,加上肢体康复锻炼,使患者卧床期间对身体的伤害减小;
2、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可在患者卧床期间使患者被动进行踝部运动的一种有足底按摩功能的自动踝泵运动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足底按摩功能的自动踝泵运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足底按摩功能的自动踝泵运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足底按摩功能的自动踝泵运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托板(2),所述底座(1)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桩(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锥齿轮与转桩(4)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转桩(4)的上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的前侧设置有运动机构(6),所述安装座(5)的左侧设置有刺激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足底按摩功能的自动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转轴(601),所述转轴(601)位于安装座(5)的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足底按摩功能的自动踝泵运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托板(2),所述底座(1)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桩(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锥齿轮与转桩(4)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转桩(4)的上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的前侧设置有运动机构(6),所述安装座(5)的左侧设置有刺激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足底按摩功能的自动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转轴(601),所述转轴(601)位于安装座(5)的前部,所述转轴(601)的外壁与安装座(5)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5)的后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02),所述第二电机(602)的输出端套设有第一传动带(603),所述第一传动带(603)的前侧套设在转轴(601)的左端外侧,所述转轴(601)的外壁与第二电机(60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带(603)传动连接,所述转轴(601)的右侧外壁与安装架(604)的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604)的下端设置有按摩机构(605),所述安装架(6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抵板(606),所述抵板(60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槽(6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足底按摩功能的自动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604)的下端向后倾斜延伸,所述安装架(604)的上端向前倾斜延伸,所述抵板(606)向右延伸,所述抵板(606)、安装槽(607)的中部均开设有前后贯穿的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足底按摩功能的自动踝泵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605)包括安装盒(501),所述安装盒(501)的左侧与安装架(604)的下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501)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502),所述转杆(502)的右端延伸至安装盒(501)的外侧,所述转杆(5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块(503),所述安装盒(501)上设置有若干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李冬梅,赵静,邢梦珂,贾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