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雪宸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测温的薄膜热电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060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测温的薄膜热电偶,包括基底,还包括位于基底上的过渡层、位于过渡层上的底电极和顶电极、覆盖在底电极和顶电极上的绝缘保护层;所述过渡层为SiO<subgt;2</subgt;薄膜,所述绝缘保护层为SiC薄膜;所述底电极和顶电极电性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测温的薄膜热电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薄膜热电偶用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的测温时准确性较低的问题,实现使薄膜热电偶更加适用于发动机燃烧室测温的复杂恶劣工况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测温,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测温的薄膜热电偶


技术介绍

1、汽车作为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与之相应地,汽车发动机也在不断迭代更新,而出于性能评估、故障诊断等一系列的要求,汽车发动机内部燃烧室测温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对于测温系统的温度范围、稳定性和精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2、相较于传统测温手段,薄膜热电偶由于其特殊结构可以直接附着在燃烧室外壁,从而在不影响发动机其余部分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及时获取汽车发动机燃烧室的实时准确温度。

3、但是目前国产薄膜热电偶在用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的测温时,会出现输出热电势因氧扩散问题而逐渐递减的问题,影响测温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其原因在于,汽车发动机的工作环境复杂恶劣,薄膜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容易快速衰减,导致测温的精确度与可靠性下降。如果不能准确测量发动机燃烧室温度,则可能无法及时发现燃烧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突发情况,给发动机带来严重的运行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测温的薄膜热电偶,包括基底(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基底(1)上的过渡层(2)、位于过渡层(2)上的底电极(3)和顶电极(4)、覆盖在底电极(3)和顶电极(4)上的绝缘保护层(5);所述过渡层(2)为SiO2薄膜,所述绝缘保护层(5)为SiC薄膜;所述底电极(3)和顶电极(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测温的薄膜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为氧化铝陶瓷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测温的薄膜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电极(3)为由W-5%Re铼钨合金制备而成的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测温的薄膜热电偶,包括基底(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基底(1)上的过渡层(2)、位于过渡层(2)上的底电极(3)和顶电极(4)、覆盖在底电极(3)和顶电极(4)上的绝缘保护层(5);所述过渡层(2)为sio2薄膜,所述绝缘保护层(5)为sic薄膜;所述底电极(3)和顶电极(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测温的薄膜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为氧化铝陶瓷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测温的薄膜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电极(3)为由w-5%re铼钨合金制备而成的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测温的薄膜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电极(4)为由w-26%re铼钨合金制备而成的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燃烧室测温的薄膜热电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底电极(3)电性连接的第一补偿导线、与所述顶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雪宸
申请(专利权)人:孙雪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