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柔性交流输电,特别涉及一种高压柔性互联装置及其软接入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城市电网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2、a.城市负荷水平呈快速增长态势,部分供区供电能力逐渐接近饱和,供区间供电能力不均衡,供区间潮流互济需求日益凸显;
3、b.受负荷、电源分布影响,当前网架下个别供区面临短路控制难、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
4、c.负荷密集区随着电网规模的日渐扩大短路电流水平往往较高,伴随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短路电流问题将愈发突出,供区间联络通道无法得到利用。加强供区互济提升供电能力与电网短路水平控制已经成为发展中的矛盾。
5、为解决以上问题,多种电力电子方案被提出。柔直背靠背(m2c)讲两路电源的交流母线连接起来,中间有直流母线隔离,交流侧分别调节交流电压幅值和相位,可以实现柔性互联。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采用串并联拓扑串入线路,通过注入交流电压,调控传输线的等效阻抗,间接改变系统的潮流分布,可以起到以小容量的换流器撬动大容量功率传输的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在第一交流电网和第二交流电网之间的第一断路器、三相互联换流链、第二断路器,以及第一联络开关、供能单元,其中,第一联络开关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交流电网和第一断路器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第二交流电网和第二断路器之间;所述三相互联换流链中的每一相均包括顺序连接的N个交直交功率变换模块、M个交直功率变换模块、分相电抗器,M和N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交直交功率变换模块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二全桥电路、第二直流电容、第一桥式电路,且第一桥式电路的交流侧与所述供能单元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在第一交流电网和第二交流电网之间的第一断路器、三相互联换流链、第二断路器,以及第一联络开关、供能单元,其中,第一联络开关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交流电网和第一断路器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第二交流电网和第二断路器之间;所述三相互联换流链中的每一相均包括顺序连接的n个交直交功率变换模块、m个交直功率变换模块、分相电抗器,m和n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交直交功率变换模块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二全桥电路、第二直流电容、第一桥式电路,且第一桥式电路的交流侧与所述供能单元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多绕组变压器,所述多绕组变压器的原边连接交流电源,副边与每相互联换流链中第一桥式电路的交流端连接;所述多绕组变压器的副边数量的总和为3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源为第一交流电网或/和第二交流电网,或外接的第三交流电网;供能单元与交流电源的连接为直接连接或经过交流开关连接和/或经过隔离变压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单元包括3n个隔离变换单元,各隔离变换单元分别对应连接一个交直交功率变换模块;各隔离变换单元包括高频变压器、第二桥式电路和第三直流电容,其中,高频变压器的原边连接第一桥式电路的交流端,副边连接第二桥式电路的交流端,第二桥式电路的直流端并联第三直流电容,各隔离变换单元的第三直流电容相互并联,或者按相分组并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低压直流电源,各低压直流电源包括降压变压器和第一整流桥,其中,降压变压器的原边连接交流电源,副边连接第一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整流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云鹏,孙可,郑朝明,顾益磊,王晨轩,钟晖,刘桓成,谢晔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