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主动调节轴向力的无轴承电机及其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025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主动调节轴向力的无轴承电机及其调节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每个定子铁芯包括内外分布的第一定子铁芯和第二定子铁芯;驱动绕组的线圈绕制在相邻两个定子铁芯上,悬浮绕组的线圈绕制在每个第一定子铁芯和每个第二定子铁芯上。相对设置的定子铁芯的第一定子铁芯和第二定子铁芯上串联并按相同方向绕制悬浮绕组的线圈,一个线圈增强磁钢形成的磁场,另一个线圈减弱磁钢形成的磁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通过调节两悬浮线圈的电流,来主动调节轴向磁拉力的方向及大小,使得转子能够快速调整偏心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轴承电机,涉及一种可主动调节轴向力的无轴承电机及其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1、无轴承电机摒弃了传统电机中支承电机转子的机械轴承,转而利用磁场力将转子悬浮于电机内,具有无机械磨损、产生污染物少、能耗低、允许转速高、噪声小、寿命长、无需润滑等优点。然而,要实现转子长时间高速稳定旋转,确保转子始终位于电机物理中心位置至关重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转子会受到较大的液体静压力或动反力作用,使得叶轮出现轴向偏移,而当前采用的电机结构在转子出现轴向偏移时,无法主动调节轴向磁拉力,只能依赖被动调节,即靠转子与定子铁芯的轴向方向上的磁拉力将转子拉回铁芯齿部轴向中心,但这种被动调节方式难以抵抗静压力或动反力造成的轴向冲击。此外,被动调节耗时较长,不能快速回到电机物理中心位置,且被动调节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将转子调整到最佳位置,可能会导致在部分工况下,转子实际上并不位于电机物理中心。故需要提出一种设计方案能够主动调节电机轴向磁拉力,使得转子能够快速调整偏心位置,从而保持转子稳定运行。

2、现有的无轴承电机结构见图1,包括定子l-1,悬浮绕组l-2,驱动绕组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主动调节轴向力的无轴承电机,包括定子、驱动绕组、悬浮绕组、端部导磁端环件和转子;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主动调节轴向力的无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间隔位置的第一定子铁芯悬浮绕组线圈串联分别形成悬浮支路a1、b1,a1、b1两个支路通电形成旋转变化的磁场c1;间隔位置的第二定子铁芯悬浮绕组线圈串联分别形成悬浮支路a2、b2,a2、b2两个支路通电形成旋转变化的磁场c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主动调节轴向力的无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子铁芯和第二定子铁芯均为7字硅钢,第一定子铁芯和第二定子铁芯的两端面均齐平;定义绕组端面为垂直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主动调节轴向力的无轴承电机,包括定子、驱动绕组、悬浮绕组、端部导磁端环件和转子;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主动调节轴向力的无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间隔位置的第一定子铁芯悬浮绕组线圈串联分别形成悬浮支路a1、b1,a1、b1两个支路通电形成旋转变化的磁场c1;间隔位置的第二定子铁芯悬浮绕组线圈串联分别形成悬浮支路a2、b2,a2、b2两个支路通电形成旋转变化的磁场c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主动调节轴向力的无轴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子铁芯和第二定子铁芯均为7字硅钢,第一定子铁芯和第二定子铁芯的两端面均齐平;定义绕组端面为垂直端面,另一侧为水平端面;定义第一定子铁芯的水平端面轴向厚度为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泽华吴进山赵楠楠刘成卫付婧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启尔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