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火箭燃料供给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航天用多通道燃料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1、在航天领域,火箭燃料输送管道需要通过固定钢结构和回转平台之间铺设连接,在固定钢结构和回转部位之间通过需要手动拆装的软管进行连接。由于回转平台在火箭测试、吊装、转运及发射时均需要提前打开,测试发射完毕后则需要再次合拢,因此导致每次回转平台开合前后均需要手动拆装这部分连接的管路。由于火箭加注燃料品质要求极高,每次拆装管路造成破空后,为避免管路水汽凝结和多余物残留,均需要重复进行吹除气检置换等工作,这些软管口径大、数量多、质量重,管路连接吹除等工作均为手动操作,软管操作灵活性安全性极差、工作耗时较长,严重影响火箭加注效率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天用多通道燃料输送系统,不仅能保证输送燃料的品质,而且有效减少了人工操作内容,简化了操作流程和工艺。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3、一种航天用多通道燃料输送系统,包括:固定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天用多通道燃料输送系统,包括:固定架(1),其一侧通过旋转装置(11)设有平台(12),固定架(1)上铺设有上游管道(13),平台(12)上铺设有下游管道(1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用多通道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游管道(14)与第一输出管(31)及第二输出管(32)之间通过软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用多通道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游管道(14)与第一输出管(31)及第二输出管(32)之间采用硬管结构的套管组件相连,套管组件包括外套管(171)及同轴穿设于其内部的内套管(17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用多通道燃料输送系统,包括:固定架(1),其一侧通过旋转装置(11)设有平台(12),固定架(1)上铺设有上游管道(13),平台(12)上铺设有下游管道(1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用多通道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游管道(14)与第一输出管(31)及第二输出管(32)之间通过软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用多通道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游管道(14)与第一输出管(31)及第二输出管(32)之间采用硬管结构的套管组件相连,套管组件包括外套管(171)及同轴穿设于其内部的内套管(172),外套管(171)与内套管(172)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设置,外套管(171)内壁与内套管(172)外壁之间设有滑动密封结构,第一输出管(31)及第二输出管(32)与内套管(172)的外端相连,外套管(171)的末端与下游管道(14)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航天用多通道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转筒(3)的顶部一侧设有连接板(33),平台(12)的侧面通过球铰接的方式设有一传力杆(15),传力杆(15)的末端与连接板(33)之间通过一铰接杆(16)相连,铰接杆(16)的两端与传力杆(15)及连接板(33)之间均采用销轴连接,两根销轴均垂直于转筒(3)的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用多通道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转筒(3)沿轴线方向分为两段,包括同轴设置的上转筒(34)及下转筒(35),第一输出管(31)设于上转筒(34)的顶部,第二输出管(32)设于下转筒(35)的顶部,且第二输出管(32)向上穿过并凸出于上转筒(3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安,俞少行,王杰,张再经,马亚奇,张斌,涂齐勇,熊成霞,马煜良,唐毅,韦康,刘良祥,孙亮亮,何平,陈世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八一零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