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9911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密封环结构,属于飞机机轮领域。所述密封环包括环状本体、翻边,环状本体两端均设有沿环状本体径向外凸的翻边,翻边与环状本体同轴。翻边的轴向外侧端面与环状本体轴线垂直,且与同侧的环状本体轴向外端面共面。内半轮毂和外半轮毂的轴轮对接处均设有和密封环两端翻边相匹配的内凹安装部,密封环水平安装于内半轮毂和外半轮毂之间,其一端与内半轮毂的内凹安装部底面相抵,其另一端与外半轮毂的内凹安装部底面相抵。当内半轮毂和外半轮毂通过对接螺栓在轮缘处连接时,密封环被压紧在两个轮毂的轮轴对接部之间,起到密封两个轮毂轮轴部之间间隙的作用,避免外界杂物进入,保护轮毂轴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机机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飞机轮毂连接的密封环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主流的飞机主机轮中配套有刹车装置,为了增大通风面积,增大散热效果,在轮毂辐板上开设有辐板孔。轮毂的轴孔内安装有轮毂轴承,针对整体式轮毂,轮毂辐板孔不会对轮毂轴孔内安装的轴承产生影响;但针对分体式轮毂,一般通过对接螺栓将内半轮毂、外半轮毂连接起来,两个轮毂在轮轴部的对接处有一定间隙,此时,外来杂物容易通过辐板孔进入内半轮毂和外半轮毂对接处,进而从内半轮毂、外半轮毂的轮轴对接间隙处进入轮毂轴孔,从而引起内轮毂轴承和外轮毂轴承卡滞,降低轴承使用寿命。特别对于某些偏置比较厉害的内、外半轮毂,靠近轮轴的部位需要长出较长的结构来进行两个轮毂的连接,以使对接处的间隙尽量变小,这样不利于轮毂毛坯锻造加工,而且毛坯利用率低。

2、为了提高内轮毂轴承和外轮毂轴承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轴承卡滞,特别是飞机在水陆两栖工作环境下,更应该防止泥沙进入机轮的轮毂轴承。因此,有必要对由内半轮毂、外半轮毂对接结构下的轮毂轴承进行密封防护。


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包括圆柱形空心环状本体(11)、翻边(12),所述环状本体(11)两端均设有沿环状本体(11)径向外凸的翻边(12),所述翻边(12)为圆柱形环状,翻边(12)与环状本体(11)同轴;所述翻边(12)的轴向外侧端面与环状本体(11)的轴线垂直,且与同侧的环状本体(11)轴向外端面共面;内半轮毂(2)和外半轮毂(3)的轴轮相对接处均设有和所述翻边(12)相匹配的内凹安装部,所述密封环(1)水平安装于内半轮毂(2)和外半轮毂(3)之间,其一端翻边(12)的轴向外端面与内半轮毂(2)的内凹安装部(21)的底面相抵,其另一端翻边(12)的轴向外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包括圆柱形空心环状本体(11)、翻边(12),所述环状本体(11)两端均设有沿环状本体(11)径向外凸的翻边(12),所述翻边(12)为圆柱形环状,翻边(12)与环状本体(11)同轴;所述翻边(12)的轴向外侧端面与环状本体(11)的轴线垂直,且与同侧的环状本体(11)轴向外端面共面;内半轮毂(2)和外半轮毂(3)的轴轮相对接处均设有和所述翻边(12)相匹配的内凹安装部,所述密封环(1)水平安装于内半轮毂(2)和外半轮毂(3)之间,其一端翻边(12)的轴向外端面与内半轮毂(2)的内凹安装部(21)的底面相抵,其另一端翻边(12)的轴向外端面与外半轮毂(3)的内凹安装部(31)的底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本体(11)和两端所述翻边(1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采用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胜邓晨阳李倩马新刚卓恒力王登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