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榴弹发射器引信技术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榴弹发射器自毁型高可靠性弹头机械触发引信。
技术介绍
1、榴弹发射器榴弹是依靠弹丸爆炸后所形成的冲击波和破片来毁伤目标的,其特点是膛压低、口径小、重量轻。西方国家榴弹发射器一般都是40mm口径的。
2、根据美国军用手册——现役引信概述(mil-hdbk-145c)查得美国典型的40mm口径榴弹发射器榴弹引信如表1所列。从表1可以看出,榴弹发射器榴弹引信的目标为地面人员或装备;除了m733引信采用延期起爆,其它引信均采用弹头瞬发或弹头瞬发和擦地炸这两种起爆方式;除了m733引信采取直列式爆炸序列、无保险之外,其它引信均有两道保险——离心保险和后坐保险;均缺乏自毁或绝火功能,无法保证引信瞎火后未爆弹药的爆炸物处理安全性。
3、表1美国40mm榴弹发射器榴弹引信性能对比
4、
5、我国典型榴弹发射器榴弹引信的性能如表2所列。从表2可以看出这3型引信均为弹头触发引信,主要利用碰击目标信息发火,大着角和小落角发火性差,无法保证引信在复杂环境中的作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榴弹发射器自毁型高可靠性弹头机械触发引信,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2)、下部罩盖本体(12)上部并通过螺纹连接的上体(11)、上部伸入本体(12)下部并通过螺纹连接的压螺(13)、以及伸入压螺(13)上部并通过铆接固定的球座(10),这四种零件共同构成引信主要结构框架,用来容纳引信机构和其余结构,引信机构沿引信轴线从上到下依次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榴弹发射器自毁型高可靠性弹头机械触发引信,其特征在于:碰击兼大着角触发机构在解除保险状态下,能够伸出引信头部直接碰击目标,包括大着角情况;碰击兼大着角触发机构主要由密封片(1)、盖片(2)、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榴弹发射器自毁型高可靠性弹头机械触发引信,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2)、下部罩盖本体(12)上部并通过螺纹连接的上体(11)、上部伸入本体(12)下部并通过螺纹连接的压螺(13)、以及伸入压螺(13)上部并通过铆接固定的球座(10),这四种零件共同构成引信主要结构框架,用来容纳引信机构和其余结构,引信机构沿引信轴线从上到下依次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榴弹发射器自毁型高可靠性弹头机械触发引信,其特征在于:碰击兼大着角触发机构在解除保险状态下,能够伸出引信头部直接碰击目标,包括大着角情况;碰击兼大着角触发机构主要由密封片(1)、盖片(2)、碰击火帽(3)、火帽座(4)、上体(11)、上击针(5)、第一弹簧(6)、第二弹簧(7)、本体(12)、隔离球(8)和针刺火焰双向输入雷管(9)构成;上体(11)外轮廓上半截为半球,下半截为圆柱,两者以相切形式光滑连接;沿上体(11)的中心轴线自上而下设有直径逐渐增大的五阶阶梯通孔,依次为第一阶孔、第二阶孔、第三阶孔、第四阶孔和第五阶孔,其中第四阶孔为锥孔,其余四个阶孔为圆柱孔,第三阶孔下半部分为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榴弹发射器自毁型高可靠性弹头机械触发引信,其特征在于:本体(12)的外侧壁上开有一环槽,环槽侧壁沿周向均匀设有2~4个径向第一传火孔,第一传火孔连通针刺火帽(19)的输出端,本体(12)第九阶孔侧壁沿周向均匀开有偏心且倾斜的2~4个第二传火孔,第二传火孔连通针刺火帽(19)的输出端,并进一步通过球转子与其腔室间的间隙、隔离球(8)中心的横向传火孔、隔离球(8)上的竖向二阶阶梯孔和横向二阶阶梯孔的里侧阶孔,连通解除隔爆状态下针刺火焰双向输入雷管(9)的输入端,当碰击火帽(3)未正常发火或上击针(5)未能正确下移刺戳隔离球(8)中的针刺火焰双向输入雷管(9)或隔爆机构未正常解除隔爆时,即隔离球(8)仍处于装配状态或半解除隔爆状态,针刺火帽(19)的高温高压气态产物通过第一传火孔、第六传火孔和第七传火孔进入隔离球(8)内部或通过第二传火孔、隔离球(8)与其腔室间的间隙以及隔离球(8)中心的横向传火孔进入隔离球(8)内部,传向针刺火焰双向输入雷管的火焰输入端,从而引爆非解除隔爆状态下的针刺火焰双向输入雷管(9),实现引信的绝火功能;而在隔爆机构正常解除保险的情况,针刺火帽(19)的高温高压气态产物通过第一传火孔、隔离球(8)与其腔室间的间隙、以及隔离球(8)中心的横向传火孔,传向针刺火焰双向输入雷管(9)的火焰输入端,引爆处于转正状态下的针刺火焰双向输入雷管(9),实现引信惯性触发发火;火帽座(4)上的第三传火孔、第四传火孔、第十六阶孔、第十七阶孔和第十八阶孔,上击针(5)上的第五传火孔、第六传火孔、第七传火孔、锥台孔、中心盲孔和锥形盲孔,本体(12)上的第一传火孔、第二传火孔、第八阶孔和离心子盲...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