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推挽放大级的瞬态增强无输出电容LDO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8489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源管理领域,涉及一种带推挽放大级的瞬态增强无输出电容LDO电路。包括带隙基准单元将参考电压输出至反相输入端;反馈电阻网络检测输出电压变化情况将反馈电压输出至同相输入端;自适应偏置单元跟随功率晶体管的栅极电压变化,将自适应偏置电压输出至偏置输入端;功率晶体管基于二级增益电压执行智能充放电操作,并作为输出端;误差放大器将一级增益电压输出至非反相中间放大级;非反相中间放大级将二级增益电压输出至功率晶体管和自适应偏置单元;频率补偿单元跨接于LDO电路的输出端和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优化输出电压控制环路的频率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高精度的电压输出,优化了功率管的面积利用,保证了高稳定性及低输出纹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中的电源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推挽放大级的瞬态增强无输出电容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电路。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便携式电子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进而推动了电源技术的多元化创新。各种电源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以适应不同便携设备的供电需求,为市场注入了丰富的活力。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作为一款高效的降压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微型电子设备,特别是在系统级芯片(soc)的设计中,ldo凭借其卓越的噪声抑制能力、紧凑的电路布局和易于整合的优势,备受青睐。

2、传统的线性ldo设计往往离不开体积较大的外部电容,这些电容的容量通常以微法拉计。这些外置电容在保障系统稳定方面至关重要,能有效缓冲负载电流变化带来的电压波动,确保输出电压的平稳。然而,这种设计策略也显露出一些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大型电容器的运用加剧了电路的紧凑性需求,这在当前追求轻薄便携的电子设备设计中显得尤为棘手。其次,这些庞大的电容元件不仅提升了制造成本,还额外占据了宝贵的空间资源。再者,这些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推挽放大级的瞬态增强无输出电容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DO电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推挽放大级的瞬态增强无输出电容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阻网络包括电阻RF1和RF2,电阻RF1的一端连接功率晶体管的漏极,电阻RF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F2的一端并输出反馈电压VFB,电阻RF2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推挽放大级的瞬态增强无输出电容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反相中间放大级包括晶体管M5、M6、M7、M8、M9、Mb2和电阻RC,M5、M9的栅极连接一级增益电压,M5、M6、M9的源极接地,M5的漏极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推挽放大级的瞬态增强无输出电容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do电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推挽放大级的瞬态增强无输出电容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阻网络包括电阻rf1和rf2,电阻rf1的一端连接功率晶体管的漏极,电阻rf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f2的一端并输出反馈电压vfb,电阻rf2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推挽放大级的瞬态增强无输出电容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反相中间放大级包括晶体管m5、m6、m7、m8、m9、mb2和电阻rc,m5、m9的栅极连接一级增益电压,m5、m6、m9的源极接地,m5的漏极连接mb2的漏极、m6的栅极和电阻rc的一端,m6的漏极连接rc的另一端以及m8的漏极,m7、m8、mb2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vin,m7栅漏短接后连接m8的栅极和m9的漏极,mb2的栅极连接偏置电压vbias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推挽放大级的瞬态增强无输出电容ldo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放大器包括晶体管m1、m2、m3、m4、mb1,晶体管m3和晶体管m4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v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鹏飞舒航彭海清李鹏罗凯雷旭杨丰黄晓宗王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