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NOMA非地面网络中基于最大化最小欧氏距离的功率分配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9769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NOMA非地面网络中基于最大化最小欧氏距离的功率分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选择用户的调制星座;建立由用户p、q叠加而成的发射信号模型;通过将叠加星座的最小欧氏距离最大化,建立最优功率分配系数目标函数,求解最优功率分配问题;计算叠加星座中用户p、q的最小欧氏距离,叠加星座中原点到用户、q调制星座点的最大实部值;当星间最小欧氏距离d<subgt;inter</subgt;等于星内最小欧氏距离d<subgt;intra</subgt;时,叠加星座点间的最小欧氏距离取得最大值,计算最优功率分配系数,对用户预分配固定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由方形2<supgt;2n</supgt;‑QAM或非方形2<supgt;2n+1</supgt;‑QAM调制星座图叠加的方案,以最大化叠加星座的最小欧氏距离为目标求解最优功率分配系数,降低了系统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正交多址接入非地面网络通信,尤其涉及一种noma非地面网络中基于最大化最小欧氏距离的功率分配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越来越多的无线移动设备需要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第五代(5g)网络为广大用户提供了通信服务,但对于没有地面基站覆盖的偏远地区的用户来说,无线通信服务并不容易获取。在下一代通信系统中,卫星通信系统作为非地面网络(ntn)被认为是地面5g网络的重要补充,可以为偏远地区的用户提供无线通信服务,同时缓解地面网络拥挤,将“随时随地”通信变得可行和可实现。然而,面对海量连接的需求,传统的正交多址(oma)由于资源的正交性限制了可服务的用户数量。在此背景下,非正交多址(noma)技术因其同时共享时间/频率资源被认为是5g中一种有前途的多址技术,它的优点为: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时延。

2、noma主要可以为功率域的noma(pd-noma)和码域的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对于pd-noma方案的解码性能很大程度取决于用户共用信道时的功率分配方案,因此,功率分配是noma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大多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OMA非地面网络中基于最大化最小欧氏距离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p采用非对称的调制星座,用户p的比特数据在发送端采用大小为Np的星座进行调制映射;用户q采用对称的调制星座,用户q的比特数据在发送端采用大小为Nq的星座进行调制映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建立的发射信号模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最优功率分配问题mopt描述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oma非地面网络中基于最大化最小欧氏距离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p采用非对称的调制星座,用户p的比特数据在发送端采用大小为np的星座进行调制映射;用户q采用对称的调制星座,用户q的比特数据在发送端采用大小为nq的星座进行调制映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建立的发射信号模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最优功率分配问题mopt描述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计算叠加星座中用户k的最小欧氏距离dk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分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勇王楚娴施泓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