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机器人用舵轮悬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764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机器人用舵轮悬挂结构,具体涉及舵轮悬挂领域,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避震阻尼器,避震阻尼器的外侧设有缓冲弹簧,避震阻尼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平台板,平台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座。本技术通过设置避震阻尼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及其两端连接的部分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同时避震阻尼器与缓冲弹簧设置在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斜边上,从而使避震阻尼器与缓冲弹簧始终位于最长边上,可以保证避震的行程始终是最大的,进而保证避震起到最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舵轮悬挂,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用舵轮悬挂结构


技术介绍

1、舵轮悬挂结构是移动机器人避震的重要组件,舵轮可以在满足机器人底盘全向移动的同时还拥有很高的速度和加速度,在机器人比赛中表现卓越。

2、现有装载舵轮悬挂的机器人本身轮组就较大,所以占用空间较多,且悬挂设计过大导致整个轮组的空间就非常大,进而造成移动机器人特别笨重,且现有舵轮悬挂的避震效果较差,因此,针对这个问题,如何设计出一种移动机器人用舵轮悬挂结构,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用舵轮悬挂结构,通过设置避震阻尼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及其两端连接的部分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同时避震阻尼器与缓冲弹簧设置在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斜边上,从而使避震阻尼器与缓冲弹簧始终位于最长边上,进而保证避震起到最好的作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机器人用舵轮悬挂结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机器人用舵轮悬挂结构,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2),所述第一连接座(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避震阻尼器(3),所述避震阻尼器(3)的外侧设有缓冲弹簧(4),所述避震阻尼器(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座(5),所述第二连接座(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平台板(6),所述平台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座(7),所述第三连接座(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8),所述第一连杆(8)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8)关于固定板(1)的竖直中心线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座(9),所述第四连接座(9)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机器人用舵轮悬挂结构,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2),所述第一连接座(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避震阻尼器(3),所述避震阻尼器(3)的外侧设有缓冲弹簧(4),所述避震阻尼器(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座(5),所述第二连接座(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平台板(6),所述平台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座(7),所述第三连接座(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8),所述第一连杆(8)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杆(8)关于固定板(1)的竖直中心线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座(9),所述第四连接座(9)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用舵轮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机器人用舵轮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五连接座(12),所述第五连接座(1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兵颜心语李铮刘彪曹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