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凸梭形双尾鳍船型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717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5 13:13
一种下凸梭形双尾鳍船型线结构,包括船体,船体的底部设有梭形双尾鳍,梭形双尾鳍向下凸起形成了下凸梭形双尾鳍,下凸梭形双尾鳍的轮廓线包括双尾鳍型线底线、内外折角线和尾部端圆线,双尾鳍型线底线和内外折角线均为弧形光顺曲线,尾部端圆线为直线段,内外折角线为下凸梭形双尾鳍与主船体连接的线;下凸梭形双尾鳍仰视轮廓线为两头尖长的梭形;下凸梭形双尾鳍的最大宽度A等于1.2~1.5倍齿轮箱的宽度,下凸梭形双尾鳍的最大高度B等于1.2~1.5倍齿轮箱输出轴中心线以下外轮廓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船舶吃水深较小,主机功率较大的船舶且具有安装大直径螺旋桨的船型,降低主机安装位置使其运行平稳,又能使机舱腾出较大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尤其涉及一种下凸梭形双尾鳍船型线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以来,特别是现阶段,国内内河船舶船型发展很快,呈多样性,尾部线型如双尾,双球尾、双歪尾、涡尾,梭形双尾鳍、不对称球尾,双尾鳍等;首部线型如尖首、球首、直立首,u型首、v型首、平头首,大方型系数尾胖型首等。这些船舶线型各具优缺点,双体型线的船舶在客船、公务船等载重量较小的船舶中应用广泛,但是,双体型线船的结构由于是两个片体组合而成特殊构造使两个片体分离,机舱齿轮箱、主机以及配套轮机、电气设备分布于各自两个片体內构成了相互远离。舱布置困难,管理、操纵不方便,机舱空间受到限制,而且建造成本高。

2、现有船舶特别是小型公务船舶,一般型深较小,但是需要的航速较高,主机功率匹配较大,螺旋桨最佳直径较大,常规设计将螺旋桨轴系倾斜,主机亦成一倾角安装,才能满足安装较大螺旋桨要求,对主机运行稳定性不利,振动、噪音加大,是这一类小型型深较小船舶很难解决的痛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凸梭形双尾鳍船型线结构,适用于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凸梭形双尾鳍船型线结构,包括船体(100),船体(100)的底部设有梭形双尾鳍,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形双尾鳍向下凸起形成了下凸梭形双尾鳍(110),下凸梭形双尾鳍(110)的轮廓线包括双尾鳍型线底线(111)、内外折角线(112)和尾部端圆线(113),双尾鳍型线底线(111)和内外折角线(112)均为弧形光顺曲线,尾部端圆线(113)为直线段,内外折角线(112)为下凸梭形双尾鳍(110)与主船体连接的线;尾部端圆线(113)位于下凸梭形双尾鳍(110)尾部,所述下凸梭形双尾鳍(110)仰视轮廓线为两头尖长的梭形;下凸梭形双尾鳍(110)的最大宽度A等于1.2~1.5倍齿轮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凸梭形双尾鳍船型线结构,包括船体(100),船体(100)的底部设有梭形双尾鳍,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形双尾鳍向下凸起形成了下凸梭形双尾鳍(110),下凸梭形双尾鳍(110)的轮廓线包括双尾鳍型线底线(111)、内外折角线(112)和尾部端圆线(113),双尾鳍型线底线(111)和内外折角线(112)均为弧形光顺曲线,尾部端圆线(113)为直线段,内外折角线(112)为下凸梭形双尾鳍(110)与主船体连接的线;尾部端圆线(113)位于下凸梭形双尾鳍(110)尾部,所述下凸梭形双尾鳍(110)仰视轮廓线为两头尖长的梭形;下凸梭形双尾鳍(110)的最大宽度a等于1.2~1.5倍齿轮箱(102)的宽度,下凸梭形双尾鳍(110)的最大高度b等于1.2~1.5倍齿轮箱(102)输出轴中心线以下外轮廓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凸梭形双尾鳍船型线结构,所述下凸梭形双尾鳍(110)包括此次平滑过渡连接的尾段、中段和前段,下凸梭形双尾鳍(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智衡郑书玉姚奉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立强船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