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鱼类增殖放流,具体是指一种鱼类增殖放流运输罐。
技术介绍
1、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滩涂、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投放或移入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
2、公开号为cn219019974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水生动物运输与放流箱装置,技术实现了流放装置以及运输箱的整合,避免了流放装置与运输装置的中转环节,避免了多次中转导致的苗种应激反应。
3、但上述结构较为简单,在鱼类放流时,缺少适应时间,对于突然转换的水体环境,容易导致鱼类产生应激反应,降低鱼苗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少鱼类放流应激的鱼类增殖放流运输罐。
2、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鱼类增殖放流运输罐,包括运输箱体,所述运输箱体上设有盖板,还包括在运输箱体上设置的控温适应机构和曝气增氧机构;所述控温适应机构包括过滤网篮、水泵和水浴夹槽,所述过滤网篮、水泵和水浴夹槽均设于运输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水泵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靠近过滤网篮设置,所述水浴夹槽内设有控温组件。
3、进一步地,所述曝气增氧机构包括气泵和曝气管,所述气泵设于运输箱体上,所述曝气管设于运输箱体的底壁上,所述曝气管贯穿运输箱体的侧壁且连接于气泵上。
4、进一步地,所述控温组件包括电热板和控制板,所述电热板设于水浴夹槽内,所述控制板设于运输箱体上,所述电热板与
5、进一步地,所述运输箱体的侧壁上设有通气窗和放流管,所述放流管的前端活动设有拦网。
6、作为优选地,所述运输箱体的底壁上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对称设有多组。
7、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运输罐,通过设置水泵和过滤网篮,能够在流放前将流放区域的水经过过滤输送至运输箱体内,为鱼类提供适应空间和环境,减少鱼类流放时由于环境的突然变化产生应激反应;
8、通过设置气泵和曝气管,使得运输箱体内的水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足够的氧气含量,避免鱼类因缺氧死亡;
9、通过设置水浴夹槽和电热板,能够为运输箱体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提高鱼类运输过程中的生存率,同时能够在流放区域的水温与运输箱体内的水温温差较大时,缓慢调整运输箱体内的水温,提高鱼类流放时的存活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增殖放流运输罐,包括运输箱体,所述运输箱体上设有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运输箱体上设置的控温适应机构和曝气增氧机构;所述控温适应机构包括过滤网篮、水泵和水浴夹槽,所述过滤网篮、水泵和水浴夹槽均设于运输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水泵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靠近过滤网篮设置,所述水浴夹槽内设有控温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运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增氧机构包括气泵和曝气管,所述气泵设于运输箱体上,所述曝气管设于运输箱体的底壁上,所述曝气管贯穿运输箱体的侧壁且连接于气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运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组件包括电热板和控制板,所述电热板设于水浴夹槽内,所述控制板设于运输箱体上,所述电热板与控制板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运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体的侧壁上设有通气窗和放流管,所述放流管的前端活动设有拦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运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体的底壁上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对称设有多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增殖放流运输罐,包括运输箱体,所述运输箱体上设有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运输箱体上设置的控温适应机构和曝气增氧机构;所述控温适应机构包括过滤网篮、水泵和水浴夹槽,所述过滤网篮、水泵和水浴夹槽均设于运输箱体的侧壁上,所述水泵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靠近过滤网篮设置,所述水浴夹槽内设有控温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增殖放流运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增氧机构包括气泵和曝气管,所述气泵设于运输箱体上,所述曝气管设于运输箱体的底壁上,所述曝气管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新艳,李小爱,董兴超,涂忠,董天威,刘灏,董秀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