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电压或电流的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96200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负载电压或电流的调节装置,包括隔离变压器,在变压器的一次侧设有用于连接负载的第一抽头和用于连接电源的第二抽头,第一和第二抽头之间设有可控短路开关;在二次侧设有可控阻抗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有负载的电压或电流检测装置,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可控阻抗调节装置的控制输入端和可控短路开关的控制端。本装置的效果是,一般按照可控硅无需串联或滤波器的成本最小来选择变压器的二次侧电压;流入变压器一次侧的谐波电流大大减小,对主回路的影响就会大大减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装置是将可控硅控制变压器串入负荷回路中,通过改变变压器二次侧阻抗来改变变压器一次侧阻抗,从而达到改变负荷的电流和电压的目的,具体是一种采用可控硅控制变压器的负载电压或电流的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接入交流电网的负载,往往需要动态改变其电流和电压。例如,路灯在电压过高时需要对其进行动态降压,以提高路灯使用寿命并达到节能效果;电机起动时,其起动电流较大,将会引起电网电压瞬时下降,为此,需要对电机的起动电流进行限制。 目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负荷回路中串入可控硅,通过改变可控硅的导通角,从而改变负荷的电流和电压。但在许多场合,这样做会带来一些问题 1、负荷回路中存在大量谐波电流,并且引起电网电压畸变。即使在网侧加装滤波装置,也消除不了负荷回路的谐波电流,这些谐波电流对容性负载是灾难性的。 2、当负荷电压较高时,例如10kV,则可控硅需要多个串联,并且其触发回路需要采用光触发,使产品成本增加,并且使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系统简单可靠、成本低、能就地进行谐波滤波和快速调节串联变压器阻抗,真正实现连续调节负荷电流和电压。 为实现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电压或电流的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隔离变压器,在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设有用于连接负载的第一抽头和用于连接电源的第二抽头,第一和第二抽头之间设有可控短路开关;在二次侧设有可控阻抗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有负载的电压或电流的检测装置,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可控阻抗调节装置的控制输入端和可控短路开关的控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负载电压或电流的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隔离变压器,在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设有用于连接负载的第一抽头和用于连接电源的第二抽头,第一和第二抽头之间设有可控短路开关;在二次侧设有可控阻抗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有负载的电压或电流的检测装置,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可控阻抗调节装置的控制输入端和可控短路开关的控制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电压或电流的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统是以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电路;所述电压或电流检测装置的输出端经A/D转换后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可控阻抗调节装置的控制输入端和可控短路开关的控制端。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载电压或电流的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可控阻抗调节装置是可控硅,可控硅连接在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回路中。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载电压或电流的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可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南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格致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