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数据迁移方法和相关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29570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6:15
公开了内存数据迁移方法和相关设备,涉及计算机领域。方法包括在计算机设备中处理器采用交织方式访问内存介质场景下,根据采样策略对多个内存通道进行采样,根据采样的内存通道内交织后数据块的访问频次确定内存介质中交织后数据块所在页面的访问频次,以便于根据页面的访问频次确定页面的访问热度,根据访问热度触发数据迁移。基于页面的部分访问频次确定页面的全部访问频次,提升了交织后数据块所在页面的访问频次的准确性,又减少了页面的访问频次的统计数据量,使得处理器能够尽可能快地获取到页面的访问频次,依据页面的访问热度触发数据迁移时,提高系统的数据处理速度,以及降低数据处理时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存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内存、芯片、处理器、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目前,计算机设备中处理器以交织方式对内存进行读操作或写操作,即将访问内存的数据按照单位存储空间(例如,缓存线(cacheline))均匀地分布到多个内存通道上,对多个内存进行读操作或写操作,改善系统的访问性能。但是,在处理器以交织方式访问内存的应用场景下,基于页面的访问频次确定内存访问热度,由于需要较多的计数器统计每个内存通道的页面访问频次,导致页面访问频次的统计数据量较大,尤其对小页面(如:4千字节(kilobyte,kb)页面)而言尤为严重。由此,处理器可能无法及时获取页面访问频次,可能导致存取速度快的存储器可能存储访问不频繁的数据,或者导致存取速度慢的存储器可能存储访问频繁的数据,影响了系统的数据处理速度和时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存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内存、芯片、处理器、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由此提高系统的数据处理速度,以及降低数据处理时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存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内存系统包含多个处理器和多种不同类型的内存介质,所述处理器关联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内存介质,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采样策略对计算机设备中多个内存通道进行采样,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采样策略指示的页面标识与内存通道的空间分布,从所述多个内存通道采样得到所述采样的内存通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采样策略对计算机设备中多个内存通道进行采样,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存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内存系统包含多个处理器和多种不同类型的内存介质,所述处理器关联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内存介质,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采样策略对计算机设备中多个内存通道进行采样,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采样策略指示的页面标识与内存通道的空间分布,从所述多个内存通道采样得到所述采样的内存通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采样策略对计算机设备中多个内存通道进行采样,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采样策略对计算机设备中多个内存通道进行采样,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采样策略对计算机设备中多个内存通道进行采样,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采样策略对计算机设备中多个内存通道进行采样,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后数据块的大小为所述处理器访问所述内存介质时缓存线的倍数。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不同类型的内存介质包括第一内存介质和第二内存介质,所述处理器关联的内存介质包含所述第一内存介质和所述第二内存介质,所述第一内存介质的存取速度大于所述第二内存介质的存取速度,则所述第一内存介质的访问时延小于所述第二内存介质的访问时延。

10.一种内存数据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根据采样策略对计算机设备中多个内存通道进行采样时,具体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根据所述采样策略指示的页面标识与内存通道的空间分布,从所述多个内存通道采样得到所述采样的内存通道时,具体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根据采样策略对计算机设备中多个内存通道进行采样时,具体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杨俊伟罗兴宇祝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