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无轨人车。
技术介绍
1、在矿山作业环境中,人员运输是保障生产连续性和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传统矿用运输工具多依赖于有轨系统,这类系统存在建设成本高、维护复杂、灵活性差等问题,尤其在复杂多变的井下巷道环境中,其局限性尤为突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矿山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矿用无轨运输设备逐渐成为行业趋势,其中矿用无轨人车因其灵活性强、适应性好、运输效率高等优点,在矿山人员运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传统无轨人车的润滑系统往往存在设计复杂、维护困难、润滑效果不均等问题,特别是在转向桥、板簧等关键部件的润滑上,这些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润滑点位分散,需要人工逐一进行润滑,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遗漏,导致部分部件因润滑不足而加速磨损。由于润滑点位分散,且缺乏统一的润滑系统,各部件的润滑效果难以保证一致,进而影响整车的性能和寿命。此外,车顶缺乏针对矿区特殊环境的优化设计,如防水、防尘、防飞溅等性能不足,影响了车辆的整体使用效果和人员乘坐的舒适度。特别是在井下湿度大、粉尘多的环境下,顶盖的设计直接关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无轨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车架(201)前侧的前充油座(202),前充油座(202)上连接有多个润滑油管,该润滑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到转向桥(218)和前板簧(204)的润滑点位处,车架(201)的后侧安装有后充油座(203),后充油座(203)上连接有多个润滑油管,该润滑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后板簧(212)的润滑点位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无轨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桥(218)上安装有主销(211),轮毂(215)上安装有转向节(208),转向节(208)和主销(211)铰接,转向桥(218)的润滑点位包括转向节(208)和主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无轨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车架(201)前侧的前充油座(202),前充油座(202)上连接有多个润滑油管,该润滑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到转向桥(218)和前板簧(204)的润滑点位处,车架(201)的后侧安装有后充油座(203),后充油座(203)上连接有多个润滑油管,该润滑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后板簧(212)的润滑点位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无轨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桥(218)上安装有主销(211),轮毂(215)上安装有转向节(208),转向节(208)和主销(211)铰接,转向桥(218)的润滑点位包括转向节(208)和主销(211)铰接处;转向桥(218)上安装有转向横拉杆(210),转向横拉杆(210)与转向节(208)通过拉杆销(209)铰接,转向桥(218)的润滑点位还包括转向横拉杆(210)与转向节(208)的铰接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无轨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簧(204)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卷耳(214),卷耳(214)中安装有衬套(213),车架(201)上安装有前支架(205),前板簧(204)前端卷耳(214)中的衬套(213)铰接在前支架(205)上,前板簧(204)的润滑点位包括衬套(213)和前支架(205)的铰接处;车架(201)上安装有吊耳支架(207),吊耳支架(207)上铰接有吊耳(206),前板簧(204)后端卷耳(214)中的衬套(213)铰接在吊耳(206)上,前板簧(204)的润滑点位还包括吊耳支架(207)与吊耳(206)的铰接处,还包括衬套(213)与吊耳(206)的铰接处;后板簧(212)上的润滑点位与前板簧(204)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无轨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充油座(202)设有两个,两个前充油座(202)分别对应左右两个前板簧(204),以及转向桥(218)的左右两侧的润滑点位;前充油座(202)和后充油座(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绪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时力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