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池容量和电压控制电源的方法、装置、介质、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9547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6: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以电池容量和电压控制电源的方法、装置、介质、设备,涉及通信电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监控单元与锂电池组、开关电源模块实时通信,监测基站供电状态,判断市电是否正常,如果监测到市电停电则进入后续步骤:步骤S2:判断第i时刻电池性能参数是否达到一次下电设置值,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分断在站的一次下电负载;步骤S3:判断第j时刻电池性能参数是否达到二次下电设置值,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分断在站的二次下电负载;步骤S4:读取电池第k时刻的实时剩余容量和放电电压值,读取负载第k时刻的放电电流值,则分断在站三次下电负载。该方法能准确控制基站各类设备的下电时刻,实现基站各类设备的精准备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电源,特别是一种以电池容量和电压控制电源的方法、装置、介质、设备


技术介绍

1、在无线站点中,当市电停电后由蓄电池进行供电。由于蓄电池容量及备电时长有限,在蓄电池供电一段时间后如市电仍未恢复,为了延长主要负载(如传输设备)的供电时间,需要断开次要负载供电,以保障主要负载继续正常工作,此时称为“一次下电”;当蓄电池继续放电电量继续消耗,当蓄电池电量下降至一定值后,为了保护蓄电池避免因过度放电导致蓄电池损坏,此时需要断开所有负载停止供电,基站全体退服,这时称为“二次下电”。

2、当前基站中,“一次下电”和“二次下电”均以蓄电池的电压值作为判断标准。传统基站采用铅酸电池备电,铅酸电池的剩余容量和电池当前电压值呈线性关系,蓄电池两端的电压随着蓄电池能量的输出近似线性下降,现有控制下电时机的方法,主要依靠电池电压作为一次下电和二次下电时刻的判断标准。其控制方法对于铅酸电池而言,既可保障通信运营商的签约时长,又可保障传输负载较长时间供电,还能防止电池过度放电损坏。

3、现有基站常用备电电池已替换为磷酸铁锂为主的锂电池。锂电池剩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电池容量和电压控制电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电池容量和电压控制电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电池容量和电压控制电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包括:判断电池剩余容量SOC是否达到设定的一次下电值;或判断电池剩余放电时长是否达到一次下电条件;或判断电池已放电时长是否达到了运营商的签约时长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电池容量和电压控制电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电池实际放电容量=核容电池放电电流*核容放电时间;其中,核容电池放电电流为10~50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电池容量和电压控制电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电池容量和电压控制电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电池容量和电压控制电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包括:判断电池剩余容量soc是否达到设定的一次下电值;或判断电池剩余放电时长是否达到一次下电条件;或判断电池已放电时长是否达到了运营商的签约时长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电池容量和电压控制电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电池实际放电容量=核容电池放电电流*核容放电时间;其中,核容电池放电电流为10~50a;核容放电时间为电池在放电电流下核容时实际测试得到该组放电电池的放电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电池容量和电压控制电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电池容量和电压控制电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池实际放电容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现名林婷婷李宇杨海华王健魏东沐锐马云飞缪洪剑李浩石颖郭华漆新华王为民朱峻峰柳林林雷跃华李剑巧陈昌谋李静施学成张迎王文建尹兴涛杨宏唐永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