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大客流条件下的智能调整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429451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6: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突发大客流条件下的智能调整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城轨列车运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大型活动的地点、规模、时间等相关信息,以及平日轨道交通计划;根据活动信息和平日计划,确定临时客运列车加开计划;根据加开计划和平日计划,确定计划车次、加开临客限制和临客运行约束模型;采用时间离散化方法,确定乘客乘降约束模型;以站台滞留乘客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列车运行调整模型;采用CPLEX结合Benders分解方法求解模型,得到列车运行数据集;根据数据集,确定加开临客后的列车运行图。本申请优化车辆资源利用,针对大客流车站优先考虑滞留乘客等待时间,提升了服务质量,降低了调度员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城轨列车运行控制,特别是涉及一种突发大客流条件下的智能调整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城市内的文化体育等大型活动交流日益频繁,给城轨日常运营工作带来了挑战。在大型活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局部车站会在短时间内集聚大量的乘客,超过车站日常客流组织与行车组织所能承受的客流量。为应对突发大客流运力不足,行车调度员(以下简称行调)需根据总调度通知加开临客提升运力。行调需综合考虑线路结构、车辆资源、客流等信息,手动调整车次和临客到发时间,确保发车间隔均匀并满足客流需求。大客流结束前,需安排扫尾车完成收尾工作,防止乘客滞留。扫尾车在其他车站不停车,行调需保证扫尾车到达时间并避免与其他列车冲突。随着城轨线路增长,多停车基地需平衡列车走行成本与服务,根据停车数量约束安排临客返回不同基地。

2、为了应对这种突发情况,现有的城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通常采用手动调整车次和临客到发时间的方式,以确保发车间隔均匀并满足客流需求。然而,这种手动调整方式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错,难以保证调整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突发大客流条件下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发大客流条件下的智能调整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突发大客流条件下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日轨道交通运行计划包括计划车次在各车站的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计划车次的车底周转关系、计划车次在各区间的最小运行时分、相邻两个车次在同一个车站发车和到达时间之间的最小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突发大客流条件下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临时客运列车加开计划和平日轨道交通运行计划,确定计划车次运行约束模型、加开临客运行约束模型和加开临客限制约束模型,具体包括:</p>

4.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突发大客流条件下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发大客流条件下的智能调整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突发大客流条件下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日轨道交通运行计划包括计划车次在各车站的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计划车次的车底周转关系、计划车次在各区间的最小运行时分、相邻两个车次在同一个车站发车和到达时间之间的最小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突发大客流条件下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临时客运列车加开计划和平日轨道交通运行计划,确定计划车次运行约束模型、加开临客运行约束模型和加开临客限制约束模型,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突发大客流条件下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划车次运行约束模型包括;列车停站时间约束子模型、列车区间运行时间约束子模型、列车追踪间隔约束子模型、列车折返约束子模型和车底周转约束子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突发大客流条件下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乘降约束模型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突发大客流条件下的智能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帅杨曼宁商都张子扬雷怡歌傅泽张瑞豪李晓刚张扬范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