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93608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有超滤系统、超滤水箱、浓缩分离系统、浓液电渗析系统及深度回用系统,超滤系统的进水端为废水进口、其出水端与超滤水箱的进水端连通,超滤水箱的出水端与浓缩分离系统的进水端连通,浓缩分离系统的循环水出水端分别与浓液电渗析系统的进水端、深度回用系统的进水端、超滤水箱的进水端连通,浓液电渗析系统的循环水出水端、深度回用系统的循环水出水端均与超滤水箱的进水端连通,并在前述废水处理循环回路上设有泵;在超滤系统及浓液电渗析系统上均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放口,在深度回用系统上设有清洁水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处理效果好,污染小,可以基本达到零排放污染。(*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含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对废水的排^^要求越来越严格,重型污染企业在环境方面的压 力也越来越大,如在电镀行业,其排放的废水中富含金属离子(如铜离子、镍离子),现有的 废水处理系统在废水处理方面的效果不理想,导致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系统,本技术的处理效果好, 污染小。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含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有超滤系统、超滤水箱、浓縮分离系统、浓液电 渗析系统及深度回用系统,超滤系统的进水端为废水进口、其出水端与超滤水箱的进水端连 通,超滤水箱的出水端与浓縮分离系统的进水端连通,浓縮分离系统的循环水出水端分别与 浓液电渗析系统的进水端、深度回用系统的进水端、超滤水箱的进水端连通,浓液电渗析系 统的循环水出水端、深度回用系统的循环水出水端均与超滤水箱的进水端连通,并在前述废 水处理循环回路上设有泵;在超滤系统及浓液电渗析系统上均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放口,在深度回用系统上设有清洁水出口 。 本技术的进一步结构是-所述泵为至少四个,在所述超滤系统、浓縮分离系统、浓液电渗析系统及深度回用系统 中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超滤系统至少包括有依次连通的袋式过滤器及超滤装置,所述废水进口设于袋式过 滤器的前端,并在所述废水进口一端设有加药装置,所述排放口设于该超滤装置上,该超滤 装置的出水端与所述超滤水箱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浓縮分离系统至少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保安过滤器、第一反渗透装置及中间水箱, 该第一保安过滤器的进水端与所述超滤水箱连通,第一反渗透装置的循环水出水端分别与所 述超滤水箱、浓液电渗析系统的进水端连通,中间水箱的循环水出水端与所述深度回用系统 相通。所述浓液电渗析系统至少包括依次连通的电渗析装置、浓液箱,所述浓缩分离系统、浓 液电渗析系统其中之一还包括有浓水箱,所述反渗透装置通过该浓水箱与电渗析装置连通, 电渗析装置与超滤水箱连通,在浓液箱上设有所述排放口。所述深度回用系统至少包括有依次连通的第二保安过滤器、第二反渗透装置及回用水箱, 第一保安过滤器与中间水箱的循环水出水口连通,第二反渗透装置的循环水出水口与所述超 滤水箱连通,在回用水箱上设有所述清洁水出口。本技术中,含金属离子的废水处理过程如下含镍或含铜的废水经废水进口进入到超滤系统中,加入药剂用于调整废水的PH值等参 数,废水再依次进入到袋式过滤器、超滤装置中,在超滤装置中采用膜技术进行过滤,其过滤的废物经排放口排出,经超滤系统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到超滤水箱中;超滤水箱中的水依次进入到浓缩分离系统中的第一保安过滤器、第一反渗透装置,从第一反渗透装置中排出的水分三路a.进入超滤水箱再次循环,b.通过中间水箱进入深度回用系统,C.通过浓水箱进入浓液电渗析系统;浓縮分离系统的水经浓水箱进入浓液电渗系统后,再经过电渗析装置处理,之后再分别进入到超滤水箱中循环过滤,或经浓液箱进行蒸发浓縮,再经排放口向外排出;从中间水箱进入深度回用系统后,依次经第二保安过滤器、第二反渗透装置处理,经第二反渗透装置处理后的水一部分流回超滤水箱进行循环过滤, 一部分流入回用水箱,并经清洁水出口向外输出。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系统图; 附图标记说明1、超滤系统,2、浓縮分离系统,3、浓液电渗析系统,4、深度回用系统,5、废水进口, 6、加药装置,7、袋式过滤器,8、超滤装置,9、超滤水箱,10、第一保安过滤器,11、第 一反渗透装置,12、中间水箱,13、浓水箱,14、电渗析装置,15、浓液箱,16、回用水箱, 17、泵,18、排放口, 19、清洁水出口, 20、第二保安过滤器,21、第二反渗透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一种含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有超滤系统l、超滤水箱9、浓縮分离系统2、浓液电渗析系统3及深度回用系统4,超滤系统1的进水端为废水进口 5、其出水 端与超滤水箱9的进水端连通,超滤水箱9的出水端与浓縮分离系统2的进水端连通,浓縮 分离系统2的循环水出水端分别与浓液电渗析系统3的进水端、深度回用系统4的进水端、 超滤水箱9的进水端连通,浓液电渗析系统3的循环水出水端、深度回用系统4的循环水出 水端均与超滤水箱9的进水端连通,并在前述废水处理循环回路上设有泵17;在超滤系统l 及浓液电渗析系统3上均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放口 18,在深度回用系统4上设有清洁水出口 19。其中,所述超滤系统1包括有依次连通的袋式过滤器7及超滤装置8,所述废水进口 5 设于袋式过滤器7的前端,并在废水进口 5—端设有加药装置6,排放口18设于该超滤装置 8上,该超滤装置8的出水端与超滤水箱9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浓縮分离系统2至少包括依次连通的保安过滤器10、反渗透装置11及中间水箱12, 该保安过滤器10的进水端与超滤水箱9连通,反渗透装置11的循环水出水端分别与超滤水 箱9、浓液电渗析系统3的进水端连通,中间水箱12的循环水出水端与深度回用系统4相通。所述浓液电渗析系统3至少包括依次连通的电渗析装置14、浓液箱15,所述浓缩分离系 统2还包括有浓水箱13,反渗透装置11通过该浓水箱13与电渗析装置14连通,电渗析装 置14与超滤水箱9连通,在浓液箱15上设有排放口 18。所述深度回用系统4至少包括有依次连通的第二保安过滤器20、第二反渗透装置21及 回用水箱16,第二保安过滤器20与中间水箱12的循环水出水口连通,第二反渗透装置21 的循环水出水口与超滤水箱9连通,在回用水箱16上设有清洁水出口 19。前述泵17为六个,分别设于所述超滤系统1的废水进口 5与袋式过滤器7之间、所述浓缩分离系统2的保安过滤装置的前端与后端、所述浓液电渗析系统3中电渗析装置14的前端、 深度回用系统4中保安过滤装置的前端与后端。本实施例所述含金属离子的废水处理过程如下含镍或含铜的废水经废水进口 5以4吨/小时的流速进入到超滤系统1中,通过加药装置 加入药剂用于调整废水的PH值等参数,废水再依次进入到袋式过滤器7、超滤装置8中,在 超滤装置8中采用膜技术进行过滤,其过滤的废物经排放口 18排出,该排放口18每天排放 量约1吨/天,经超滤系统1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到超滤水箱9中;超滤水箱9中的水依次进入到浓縮分离系统2中的保安过滤器10、反渗透装置11,其流 速为以8.5吨/小时,从反渗透装置11中排出的水分三路&.进入超滤水箱9再次循环,水 的流速约为0. 6吨/小时,b.通过中间水箱12进入深度回用系统4,水的流速为5. 4吨/小时, c.通过浓水箱13进入浓液电渗析系统3,水的流速为0. 6吨/小时;浓缩分离系统2的水经浓水箱13进入浓液电渗系统后,再经过电渗析装置14处理,之 后再分别进入到超滤水箱9中循环过滤(进入超滤水箱中水的流速为0. 3吨/小时),或进入到 浓液箱15,水的流速为0.3吨/小时,经蒸发浓縮,再经排放口18向外排出;从中间水箱12进入深度回用系统4后,依次经第二保安过滤器20、第二反渗透装置21 处理,经第二反渗透装置21处理后的水一部分流回超滤水箱9进行循环过滤(流向超滤水箱 9的水流速为1. 7吨/小时), 一部分流入回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超滤系统、超滤水箱、浓缩分离系统、浓液电渗析系统及深度回用系统,超滤系统的进水端为废水进口、其出水端与超滤水箱的进水端连通,超滤水箱的出水端与浓缩分离系统的进水端连通,浓缩分离系统的循环水出水端分别与浓液电渗析系统的进水端、深度回用系统的进水端、超滤水箱的进水端连通,浓液电渗析系统的循环水出水端、深度回用系统的循环水出水端均与超滤水箱的进水端连通,并在前述废水处理循环回路上设有泵;在超滤系统及浓液电渗析系统上均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放口,在深度回用系统上设有清洁水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超滤系统、超滤水箱、浓缩分离系统、浓液电渗析系统及深度回用系统,超滤系统的进水端为废水进口、其出水端与超滤水箱的进水端连通,超滤水箱的出水端与浓缩分离系统的进水端连通,浓缩分离系统的循环水出水端分别与浓液电渗析系统的进水端、深度回用系统的进水端、超滤水箱的进水端连通,浓液电渗析系统的循环水出水端、深度回用系统的循环水出水端均与超滤水箱的进水端连通,并在前述废水处理循环回路上设有泵;在超滤系统及浓液电渗析系统上均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放口,在深度回用系统上设有清洁水出口。2、 如权利要求l所述含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为至少四个,在所述超 滤系统、浓縮分离系统、浓液电渗析系统及深度回用系统中各设有至少一个。3、 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系统至少包括有依次 连通的袋式过滤器及超滤装置,所述废水进口设于袋式过滤器的前端,并在所述废水进口 一端设有加药装置,所述排放口设于该超滤装置上,该超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建波林国宁杜军梁敏禧廖柏泉陈锐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大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