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夜来香花叶病毒的弱毒疫苗R181K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9349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1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抗夜来香花叶病毒的弱毒疫苗R181K及其应用,以TelMV侵染性克隆质粒pPasFru为模板,以HCPro‑F、HCPro‑R、HCProK‑R和HCProK‑F为引物,使用Phusion高保真DNA聚合酶进行扩增,获得大小分别为1278bp和117bp的ab和cd片段,再以ab和cd片段的混合物为模板,获得大小为1359bp的ad片段,再进行PstI、SalI双酶切和连接反应,反应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10B,使HCPro的第181位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获得弱毒突变体pPasFru‑R181K;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TelMV HCPro蛋白的第181位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获得弱毒疫苗,弱毒疫苗接种百香果植株后不表现症状但病毒含量仍较高,该弱毒疫苗作用稳定,可以起到有效的交叉保护作用,为田间防控TelMV提供了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具体地说是一种抗夜来香花叶病毒的弱毒疫苗r181k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百香果又名西番莲,经济效益较高,其产业已成为我国多地培育的优势特色,百香果病毒病是影响百香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夜来香花叶病毒在我国检出率最高,发生最为普遍;

2、telmv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百香果被telmv感染后,会表现出叶片扭曲、失绿和花叶,以及果实着色不均匀、小果等症状,严重影响百香果的产量和品质,但目前生产上没有能有效抗telmv的百香果品种,也缺少有效的抗病毒制剂,能够提供有效交叉保护作用的且稳定的弱毒疫苗是迫切需要的;

3、交叉保护是指利用病毒的弱毒株系来对植物进行预免疫,以防止相同或密切相关病毒的强毒株系再次侵染的现象,但目前还没有利用交叉保护抵抗telmv侵染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夜来香花叶病毒的弱毒疫苗r181k及其应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弱毒疫苗R181 K,其特征在于:以TelMV侵染性克隆质粒pPasFru为模板,以HCPro-F、HCPro-R、HCProK-R和HCProK-F为引物,使用Phusion高保真DNA聚合酶进行扩增,获得大小分别为1278bp和117bp的ab和cd片段,再以ab和cd片段的混合物为模板,获得大小为1359bp的ad片段,再进行PstI、SalI双酶切和连接反应,反应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10B,使HCPro的第181位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获得弱毒突变体pPasFru-R181 K。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弱毒疫苗R181K,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HCPro-F为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毒疫苗r181 k,其特征在于:以telmv侵染性克隆质粒ppasfru为模板,以hcpro-f、hcpro-r、hcprok-r和hcprok-f为引物,使用phusion高保真dna聚合酶进行扩增,获得大小分别为1278bp和117bp的ab和cd片段,再以ab和cd片段的混合物为模板,获得大小为1359bp的ad片段,再进行psti、sali双酶切和连接反应,反应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10b,使hcpro的第181位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获得弱毒突变体ppasfru-r181 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红光王琳淅戴兆基史玮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