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热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9245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热能系统,包括:电控组件;电磁热能转换器,与电控组件电性连接,用来加热供暖水;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出水口以及进水口;绝缘隔离体设置于壳体内;多组电磁线圈,分别套设贴附在绝缘隔离体的外壁上,并相互分离;以及多个发热体设置在绝缘隔离体内,并与多组电磁线圈分别对应。进水管与进水口连通;出水管与出水口连通,用以输出加热后的供暖水;板式换热器;第一管道,其一端与出水管连通,并穿设于板式换热器;以及第二管道,穿设于板式换热器,用以输送生活用水;其中当上述加热后的供暖水流经第一管道,通过板式换热器时,把热能传导至第二管道,加热第二管道中的生活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能系统,且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热能系统
技术介绍
热交换设备(heat-exchange equipment ;heat exchanger)又称换热器禾口换热设备。使两种流体间进行热量交换而实现加热或冷却等目的的设备。按照加热方式分,由电磁热能转换器,导热油热交换器,火焰式热交换器,气体热热交换器,太阳能热交换器等等。 电磁热交换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物体的原理研制而成,当装有热载体——水的金属容器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金属容器中的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相互碰撞,磨擦产生热能使容器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介质。 参见图l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电磁感应采暖设备IOO,主要由电磁热能转换器110,进水管120,出水管130等构成。其工作过程如下供暖水通过进水管120进入电磁热能转换器110,经由电磁热能转换器110加热后,通过出水管130输出加热后的供暖水,到地热或散热片140,给环境供暖。流经地热或散热片140的供暖水散失热量后,再通过进水管120回流至电磁热能转换器IIO,重新加热,这样形成一条循环加热水路,可以不间断持续地给环境供暖。 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热交换设备一般仅仅只提供供暖水的作用,功能单一,适用范围狭小,且在现有的电磁热交换产品中,进行加热的感应电磁线圈都为单一整体设计,所以在加热时不能方便地根据环境需要自如的调节功率,只能通过控制电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来控制加热温度,无法精确的进行温度控制。并且当电磁线圈的出现故障损坏时,整个热交换设备将无法工作,且单一整体的电磁线圈的维护修理也相当麻烦。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热交换产品由于设计的局限性,产品的发热面积不大,这样的热交换产品的发热面一般局限在发热体的一个底面或一个侧面,线圈及铁氧体亦都是平铺在发热体的底部或一个侧面,加热时只能从底面或侧面给需加热的产品进行加热,热效率低,浪费能源,实用性差。为了达到较好的热效率,电磁热能转换器产品,其电磁线圈设置在圆筒状的容器外壁上,对待加热体进行全方位的加热。但是由于该圆筒状的壳体被用作发热体,该圆筒状的壳体一般采用金属材质。由于该圆筒状的壳体是金属材质,所以对其外的电磁线圈所产生的电磁有屏蔽作用,导致发热体只能设置在该圆筒状的壳体外部,而不能设置在其内部,不能从待加热体内部进行加热,所以无法达到更好的热效率,并且由于壳体采用金属材质,当线路出现故障时,很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由于电磁线圈直接贴图在发热壳体上,所以会减少电磁线圈的使用寿命,并产生电磁辐射和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热能系统,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热能系统,包括电控组件;电磁热能转换器,与上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用来加热供暖水;所述电磁热能转换器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出水口以及进水口 ;绝缘隔离体设置于上述壳体内;多组电磁线圈,分别套设贴附在上述绝缘隔离体的外壁上,并相互分离;以及多个发热体设置在上述绝缘隔离体内,并与上述多组电磁线圈分别对应。进水管与上述进水口连通;出水管与上述出水口连通,用以输出上述加热后的供暖水;板式换热器;第一管道,其一端与上述出水管连通,并穿设于上述板式换热器;以及第二管道,穿设于上述板式换热器,用以输送生活用水;其中当上述加热后的供暖水流经上述第一管道,通过上述板式换热器时,把热能传导至上述第二管道,加热上述第二管道中的生活用水。 进一步的,上述多组电磁线圈是相互并联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的电磁热能转换器上设置有自动排气阀。 进一步的,上述绝缘隔离体为一密闭容器。 进一步的,上述绝缘隔离体的材料为环氧树脂。 进一步的,上述的电磁热能转换器更包括磁条贴附于上述电磁线圈外壁上。 进一步的,上述的电磁热能转换器更包括导流管设置于上述绝缘隔离体内,上述多个发热体固设在上述导流管上。 进一步的,上述壳体为保温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上述壳体外包覆一铝箔层。 进一步的,上述绝缘隔离体与上述壳体之间的间隙用环氧树脂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磁热能系统还包括温控开关,设置于上述电磁热能转换器上,并与上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上述进水管连通,使通过上述板式换热器的供暖水回流至上述电磁热能转换器。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管道与上述进水管连通处设置电动三通阀,当需要使用生活热水时,上述电动三通阀打开,使上述第一管道与上述进水管导通,以输送上述加热后的供暖水。 进一步的,上述第二管道中具有水流感应器,用来感应上述生活用水的流动,以控制上述电动三通阀;当感测到上述第二管道中有水流动时,控制打开上述电动三通阀使上述第一管道与上述进水管导通,以输送上述加热后的供暖水;当没有感测到上述第二管道中有水流动时,控制关闭上述电动三通阀截断上述第一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磁热能系统还包括膨胀水箱与进水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磁热能系统还包括水泵加装于上述进水口处。利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磁能系统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既可提供供暖水,也可提供热的生活用水,功能多样,方便实用。 2.利用电磁感应进行加热,热效率高,具有电磁感应无明火发热,水和电完全分离,并具有良好的防辐射性,使用更加安全。 3.由多组电磁线圈和多个发热体形成多个独立的加热单元,彼此分开,减少了各电磁线圈之间电磁干扰,提高热效率,并可根据需要调节设备功率,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4当一组加热感应电磁线圈出现故障,其他电磁线圈仍能维持设备运作,保证了设5备的稳定,维护检修方便。 5.可以使电磁线圈的磁力线透过壳体,加热内部的发热体,进而从内部直接加热 待加热体,提高了设备的热效率。 6.由于电磁线圈不与发热体直接接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还降低了设 备运行所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电磁感应采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磁热能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磁热能转换器中电磁热能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给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 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见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磁热能系统200,包括电控组 件210 ;电磁热能转换器300,与电控组件210电性连接,其中电磁热能转换器300,用来加 热供暖水,包括壳体310,其上设置有出水口 312以及进水口 311 ;绝缘隔离体320设置于 壳体310内;多组电磁线圈330,分别套设贴附在绝缘隔离体320的外壁上,并相互分离;以 及多个发热体340设置在绝缘隔离体320内,并与多组电磁线圈330分别对应;进水管221 与进水口 311连通;出水管222与出水口 312连通。板式换热器250 ;第一管道223,其一端 与出水管222连通,并穿设于板式换热器250 ;以及第二管道224,穿设于板式换热器250, 用以输送生活用水;其中当加热后的供暖水流经第一管道223,通过板式换热器250时,把 热能传导至第二管道224,加热第二管道中的生活用水。 供暖水通过进水口 311进入电磁热能转换器300,加热后,通过出水管222输送到 地热或散热片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热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组件;电磁热能转换器,与上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用来加热供暖水,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出水口以及进水口;绝缘隔离体设置于上述壳体内;多组电磁线圈,分别套设贴附在上述绝缘隔离体的外壁上,并相互分离;以及多个发热体设置在上述绝缘隔离体内,并与上述多组电磁线圈分别对应;进水管与上述进水口连通;出水管与上述出水口连通,用以输出上述加热后的供暖水;板式换热器;第一管道,其一端与上述出水管连通,并穿设于上述板式换热器;以及第二管道,穿设于上述板式换热器,用以输送生活用水;其中当上述加热后的供暖水流经上述第一管道,通过上述板式换热器时,把热能传导至上述第二管道,加热上述第二管道中的生活用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磁热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组件;电磁热能转换器,与上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用来加热供暖水,包括壳体,其上设置有出水口以及进水口;绝缘隔离体设置于上述壳体内;多组电磁线圈,分别套设贴附在上述绝缘隔离体的外壁上,并相互分离;以及多个发热体设置在上述绝缘隔离体内,并与上述多组电磁线圈分别对应;进水管与上述进水口连通;出水管与上述出水口连通,用以输出上述加热后的供暖水;板式换热器;第一管道,其一端与上述出水管连通,并穿设于上述板式换热器;以及第二管道,穿设于上述板式换热器,用以输送生活用水;其中当上述加热后的供暖水流经上述第一管道,通过上述板式换热器时,把热能传导至上述第二管道,加热上述第二管道中的生活用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热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多组电磁线圈是相互并联设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热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电磁热能转换器上设置有自动排气阀。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热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绝缘隔离体为一密闭容器。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热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绝缘隔离体的材料为环氧树脂。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热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电磁热能转换器更包括磁条贴附于上述电磁线圈外壁上。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热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电磁热能转换器更包括导流管设置于上述绝缘隔离体内,上述多个发热体固设在上述导流管上。8. 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英宝吴跃飞王爱民程李董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波宝仟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