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疲劳试样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9068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疲劳试样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疲劳试样包括基层和复层,基层和复层通过爆炸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处形成复合界面,基层设置基层槽,复层设置复层槽,基层槽与界面形成基层侧台阶,复层槽与界面形成复层侧台阶,复层的厚度为a<subgt;c</subgt;,基层槽最右侧到复层槽最左侧的距离为W,W=0.5(a<subgt;c</subgt;‑1)±0.1。通过确定W,使该区域成为试样疲劳的薄弱区域,有利于疲劳端口发生在此位置,提高了试验效率,且能实现爆炸焊接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界面剪切疲劳强度的准确判定。此外,通过在台阶两侧界面波谷处再继续加工,使台阶界面完全脱离复合界面,避免了因台阶界面波纹加工不完全导致实际界面结合宽度大于台阶测量宽度,影响测试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特别涉及一种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疲劳试样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爆炸焊接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因其具有耐腐蚀性、过渡连接作用等功能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桥梁、船舶等领域。桥梁、船舶领域用金属复合材料长期处于动态环境,对该材料的平行于复合界面方向的剪切疲劳性能的评价尤为关注,但目前国内关于该方面的疲劳性能评价还未颁布相应标准规范。剪切性能是表征平行于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界面方向的结合性能,是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关键性能之一。现有gb6396-2008标准《复合钢板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规定,通过如图1所示的剪切试样和如图3所示的拉剪试样(复合钢板总厚度小于等于10mm时,可按照图3)进行测试。

2、但是上述两种试样无法应用于界面剪切力方向的动态疲劳测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图1的剪切试样主要通过图2的试验装置进行剪切性能测试,无法满足两侧金属材料同时加载的要求,不能实现拉压疲劳加载;(2)图3的拉剪试样虽然可以满足两侧金属材料同时加载的要求,但是界面结合部位部位为1.5ac(ac为复层厚度),因结合部位宽度过宽,导致疲劳断裂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疲劳试样,包括基层(1)和复层(2),所述基层(1)和复层(2)通过爆炸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处形成复合界面,其特征在于,基层(1)设置基层槽,复层(2)设置复层槽,基层槽与界面形成基层侧台阶,复层槽与界面形成复层侧台阶,基层(1)的厚度为ab,复层(2)的厚度为ac,基层槽最右侧到复层槽最左侧的距离为W,W=0.5(ac-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疲劳试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槽设置圆弧倒角。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疲劳试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疲劳试样,包括基层(1)和复层(2),所述基层(1)和复层(2)通过爆炸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处形成复合界面,其特征在于,基层(1)设置基层槽,复层(2)设置复层槽,基层槽与界面形成基层侧台阶,复层槽与界面形成复层侧台阶,基层(1)的厚度为ab,复层(2)的厚度为ac,基层槽最右侧到复层槽最左侧的距离为w,w=0.5(ac-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疲劳试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槽设置圆弧倒角。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疲劳试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疲劳试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步骤s1和s2的处理,使得试样的宽度b为2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涛陈令杰蒋晓博韩刚赵亮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