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灾难备份系统和备份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90617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揭示了一种结构化灾难备份系统,包括一主系统和一备份系统,主系统包括互相连接的服务器子系统、存储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通讯子系统,所述备份系统包括互相连接的服务器备份子系统、存储备份子系统、网络备份子系统、通讯备份子系统,并且,主系统和备份系统中的对应子系统分别与其他的子系统实现连接。当主系统中的一个或数个子系统故障时,发生故障的子系统切换到备份系统中相应的子系统,主系统中没有发生故障的子系统继续使用,当主系统整体故障时,整体切换到备份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库备份技术,跟具体地说,涉及结构化的灾难备份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对于大型的数据库,都需要配备灾难备份系统,灾难备份系统在物理位置上 与主系统隔离,并且需要隔开相当的距离,以实现在主系统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工作时,可以 接管主系统的工作,继续提供服务。 由于灾难备份系统需要与主系统实现相同的工作,因此备份中心需要配置与主系 统同一系列、性能档次接近的主机及相应的数据库。在传统的备份中心配置中,使用数条 (比如两条2M的)专线与主系统相连,利用数据库的日志备份与恢复机制来进行主系统与 备份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 更具体地说,可以在主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后台运行监控进程,每隔十分钟检查 是否有新的归档日志需要传送。 一旦有新的日志文件生成,就立即传送到备份系统,同时每 天分三次在备份系统中将新传入的日志在备用数据库中进行恢复。这样,两地的数据差异 将保持在一个日志文件(127M,约3万条交易记录)以内,实现了两地数据间的"准同步"。 采用传统的备份方案,存在如下的缺点 1)该方案的仅能实现"准实时"的数据同步。当主系统出现灾难无法读取硬盘数 据时,将会有一部分数据的丢失(最多可能是一个日志文件127M,约3万条交易记录)。当 数据库对于实时服务具有较高的要求时,或者交易记录具有不可再现性时,数据库的运行 会受到显著的影响。 2)目前的备份策略都是整体切换备份,即,主系统中的任意一个部件出现故障,当 其会影响到主系统的整体运行时,主系统的整体都切换到备份系统运行。这样的备份策略 显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目前的备份时间通常都在几十分钟到几十小时,同样,对于实时 服务具有较高要求的数据库,会明显感受到备份切换带来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既 能够实现主系统和备份系统之间数据的完全同步,又能够在备份时实现快速地切换。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化灾难备份系统,包括一主系统和一备份系 统,主系统包括互相连接的服务器子系统、存储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通讯子系统,备份系 统包括 服务器备份子系统,对应于服务器子系统,并且与存储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通讯 子系统实现连接; 存储备份子系统,对应于存储子系统,并且与服务器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通讯子 系统实现连接; 网络备份子系统,对应于网络子系统,并且与服务器子系统、存储子系统和通讯子系统实现连接; 通讯备份子系统,对应于通讯子系统,并且与服务器子系统、存储子系统、网络子 系统连接; 其中,服务器备份子系统、存储备份子系统、网络备份子系统和通讯备份子系统之 间互相连接; 当主系统中的一个或数个子系统故障时,发生故障的子系统切换到备份系统中相 应的子系统,主系统中没有发生故障的子系统继续使用,当主系统整体故障时,整体切换到 备份系统。该主系统提供的端口包括ATM端口,供用户通过光纤接入访问主系统;拨号接入端口,供用户通过拨号接入访问主系统;Internet端口,实现主系统与Internet的连接;备份端口,与备份系统连接,进行数据同步。该备份系统提供的端口包括ATM端口,当切换到备份系统工作时,访问主系统ATM端口的用户路由到备份系统的ATM端口 ;拨号接入端口 ,当切换到备份系统工作时,访问主系统拨号接入端口的用户路由到备份系统的拨号接入端口 ;Internet端口 ,实现备份系统与Internet的连接,当切换到备份系统工作时,备份系统代替主系统连接到Internet ;主系统端口 ,与主系统连接,进行数据同步。 根据一实施例,主系统的备份端口和备份系统的主系统端口通过光纤直联,且主系统和备份系统通过光纤直联实现主系统和备份系统数据的实时备份。 访问主系统或备份系统的用户包括 —类用户,首选访问主系统或备份系统的方式为光纤接入,备选访问主系统或备 份系统的方式第一拨号接入,第一拨号接入为ISDN ; 二类用户,首选访问主系统或备份系统的方式为第一拨号接入,所述第一拨号接 入为ISDN,备选访问主系统或备份系统的方式第二拨号接入,第二拨号接入为Modem或模 拟Modem ; 三类用户,首选访问主系统或备份系统的方式为第一拨号接入,第一拨号接入为 ISDN。 上述三类用户的路由顺序包括 —类用户,第一路由选择是通过光纤访问主系统,第二路由选择是通过第一拨号 接入访问主系统,第三路由选择是通过光纤访问备份系统,第四路由选择是通过第一拨号 接入访问备份系统; 二类用户,第一路由选择是通过第一拨号接入访问主系统,第二路由选择是通过 第二拨号接入访问主系统,第三路由选择是通过第一拨号接入访问备份系统,第四路由选 择是通过第二拨号接入访问备份系统; 三类用户,第一路由选择是通过第一拨号接入访问主系统,第二路由选择是通过 第一拨号接入访问备份系统。 根据一实施例,备份系统与Internet的连接线路的带宽和主系统与Internet的 连接线路的带宽相同,备份系统与Internet的连接线路在主系统正常工作时处于冷备状 态,在主系统故障时才开启;备份系统与Internet的连接线路使用与主系统相同的域名和 IP地址。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化灾难备份方法,应用于一主系统和一备份6系统,包括 将主系统分割成服务器子系统、存储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通讯子系统,且各子系 统之间相互连接; 建立服务器备份子系统,对应于服务器子系统,并且与存储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 通讯子系统实现连接; 建立存储备份子系统,对应于存储子系统,并且与服务器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通 讯子系统实现连接; 建立网络备份子系统,对应于网络子系统,并且与服务器子系统、存储子系统和通 讯子系统实现连接; 建立通讯备份子系统,对应于通讯子系统,并且与服务器子系统、存储子系统、网 络子系统连接; 使得服务器备份子系统、存储备份子系统、网络备份子系统和通讯备份子系统之 间互相连接; 其中,当主系统中的一个或数个子系统故障时,仅将发生故障的子系统切换到备 份系统中相应的子系统,主系统中没有发生故障的子系统继续使用,当主系统整体故障时, 整体切换到备份系统。 根据一实施例,该方法还通过光纤直联连接主系统和备份系统,且通过光纤直 联实现主系统和备份系统数据的实时备份;并将备份系统连接到Internet,备份系统与 Internet的连接线路的带宽和主系统与Internet的连接线路的带宽相同,备份系统与 Internet的连接线路在主系统正常工作时处于冷备状态,在主系统故障时才开启,且备份 系统与Internet的连接线路使用与主系统相同的域名和IP地址。 根据一实施例,该方法中,提供访问主系统或备份系统的用户的路由顺序为 —类用户,第一路由选择是通过光纤访问主系统,第二路由选择是通过第一拨号 接入访问主系统,第三路由选择是通过光纤访问备份系统,第四路由选择是通过第一拨号 接入访问备份系统;一类用户的首选访问主系统或备份系统的方式为光纤接入,备选访问 主系统或备份系统的方式第一拨号接入,第一拨号接入为ISDN ; 二类用户,第一路由选择是通过第一拨号接入访问主系统,第二路由选择是通过 第二拨号接入访问主系统,第三路由选择是通过第一拨号接入访问备份系统,第四路由选 择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化灾难备份系统,包括一主系统和一备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系统包括互相连接的服务器子系统、存储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通讯子系统,所述备份系统包括:服务器备份子系统,对应于所述服务器子系统,并且与所述存储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通讯子系统实现连接;存储备份子系统,对应于所述存储子系统,并且与所述服务器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和通讯子系统实现连接;网络备份子系统,对应于所述网络子系统,并且与所述服务器子系统、存储子系统和通讯子系统实现连接;通讯备份子系统,对应于所述通讯子系统,并且与所述服务器子系统、存储子系统、网络子系统连接;其中,所述服务器备份子系统、存储备份子系统、网络备份子系统和通讯备份子系统之间互相连接;当主系统中的一个或数个子系统故障时,发生故障的子系统切换到备份系统中相应的子系统,主系统中没有发生故障的子系统继续使用,当主系统整体故障时,整体切换到所述备份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臻耀姜锋王伟俊秦德霖吴颖健王晓锋戴永亮陈琦陈懿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医疗保险信息中心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