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隔离DCDC充放电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9061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DCDC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非隔离DCDC充放电切换控制系统及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如下内容:以充电为正方向,取直流母线电压外环的环路控制器PI<subgt;1</subgt;与电池电压外环的环路控制器PI<subgt;2</subgt;的输出较小值作为充电电流指令;经电流内环的环路控制器PI<subgt;3</subgt;得到的控制器补偿电压V<subgt;Comp</subgt;,与电池电压采样V<subgt;Bat</subgt;求和得到系统参考电压V<subgt;buckref</subgt;;将系统参考电压V<subgt;buckref</subgt;除以直流母线电压采样V<subgt;dcBus</subgt;,得到标幺化的低压侧占空比d<subgt;buck</subgt;。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快速的充放电无缝切换,抑制电压波动和启动电流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dcdc控制,特别涉及一种非隔离dcdc充放电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非隔离双向dc-dc转换器的电池充放电控制在直流微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控制系统的核心任务是通过调节电能的流向,实现电池的高效充电和放电,并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

2、在充电模式下,非隔离双向dc-dc转换器将直流母线上的电能传输至电池,将电池电压升高到预设值,同时通过电流控制和电压控制来管理充电速度和电池的状态,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和高效。在放电模式下,转换器则将电池中的电能释放到直流母线上,以维持系统的供电需求,防止电网出现电压下降的情况。整个过程中,控制系统需要精确调整转换器的工作状态,以避免过充、过放以及其他可能损害电池寿命的情况。

3、由于非隔离结构的特性,该转换器通常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更小的体积。然而,这也意味着在充放电过程中,特别是在模式切换时,可能出现电压突变和启动电流冲击等问题。如果切换过程不够平滑,可能导致直流母线电压波动较大,影响整个直流微网的稳定性。

4、因此,非隔离双向dc-dc转换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隔离DCDC充放电切换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包括直流母线电压外环、电池电压外环、取小函数和电流内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DCDC充放电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直流母线电压外环包括环路控制器PI1、电池电压外环包括环路控制器PI2、电流内环包括环路控制器PI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隔离DCDC充放电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DCDC变换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隔离DCDC充放电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Sbuck的占空比为低压侧占空比dbuck,开关器件Sboost的占空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隔离dcdc充放电切换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包括直流母线电压外环、电池电压外环、取小函数和电流内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dcdc充放电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直流母线电压外环包括环路控制器pi1、电池电压外环包括环路控制器pi2、电流内环包括环路控制器pi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隔离dcdc充放电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dcdc变换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隔离dcdc充放电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sbuck的占空比为低压侧占空比dbuck,开关器件sboost的占空比为dboost;dboost等于1-dbuck。

5.一种非隔离dcdc充放电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隔离dcdc充放电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强张松霖李杰田祥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平创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