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板件噪声贡献度分析及结构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9045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板件噪声贡献度分析及结构优化方法,具体包括:测试问题车噪声数据,确定故障车问题频率;划分最小板单元,测试问题工况下每一最小板单元中心位置的振动加速度V;计算最小板单元的振动体积加速度Q;测试各最小板单元区域中心位置点到驾驶员处噪声传递函数;通过合成公式获得各车身板件辐射至驾驶位的合成噪声数据;锁定噪声主要贡献板及其关键区域;建立CAE模型对该板结构上关键区域的噪音传递函数优化;基于CAE模型上的对主要贡献板的关键区域的优化结果,在实车上改制,验证优化效果。采用以上方法,能够通过试验快速准确识别车身上的噪声主要贡献板及板上的关键区域,进而基于贡献度情况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噪音分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板件噪声贡献度分析及结构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nvh代表噪音、振动和粗糙度(noise,vibration,and harshness)。在汽车工程领域,nvh是一个关键概念,用于描述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振动和不适感。当前,nvh领域的一项要求是通过准确、有效的测量技术来评估声源对特定位置的贡献。车身大部分由薄钢板构成,当其受到外界激励时,会引起板件结构振动,从而向车内辐射噪声。特别在当前电动汽车越来越受欢迎的潮流下,传统内燃动力系统引起的声音掩蔽效应的缺失使得乘客暴露于各种新的声源中。在这些新的声源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指向车身板件结构,甚至有些在主观上比传动内燃动力系统产生的宽频噪声更令人讨厌。

2、现有技术中与mvh有关的测试与优化中具有以下问题:(1)目前的模态测试、振动测试很难准确识每一块板的噪声贡献度,哪一个区域贡献最大;(2)目前行业通过内饰车身ntf来优化车身结构,时间节点太晚了,需要导入大量内饰,模型也更复杂;(3)现有技术中公布了一种车身钣金对噪音贡献度的识别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板件噪声贡献度分析及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板件噪声贡献度分析及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在测试问题车噪声数据时,背景噪声应比被测噪声低10dB以上,汽车外面的环境温度在-5℃~37℃之间,风速<5m/s,噪声频率设定范围为1600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板件噪声贡献度分析及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所述车身各板件包括顶盖、底板、前挡、后挡、前围、后围、左右侧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板件噪声贡献度分析及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板件噪声贡献度分析及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板件噪声贡献度分析及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在测试问题车噪声数据时,背景噪声应比被测噪声低10db以上,汽车外面的环境温度在-5℃~37℃之间,风速<5m/s,噪声频率设定范围为1600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板件噪声贡献度分析及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所述车身各板件包括顶盖、底板、前挡、后挡、前围、后围、左右侧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板件噪声贡献度分析及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中,所述试验在消声室内进行,试验时环境温度为25±5℃,相对湿度为5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板件噪声贡献度分析及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中的声强测试中,采用的测试设备主要包括前端信号发生装置、车身钣金和后端数据采集分析装置,前端信号发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励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与低频体积声源;其中,低频体积声源的信号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输出端口连接;车身上设置有体积加速度计用于获取体积声源作用于车身上时车身钣金产生的体积加速度;后端数据采集分析装置包括声强探头、数据采集前端和数据测试分析系统;其中,声强探头用连接线和数据采集前端连接;此外,体积加速度计与数据采集前端连接,可以将获得的体积加速度数据传送值数据采集前端;数据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勇洪聪钟秤平邓欣刘森海王理周王娅琴徐高新陈清爽彭荣殷和顺陈文清张东力杨逸航虎东辉张江涛吴训韩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