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电动云台及具有该云台的水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976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1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电动云台及具有该云台的水下机器人,涉及水下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针对传统的水下云台作业时受结构影响、水阻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水阻的云台结构。该水下电动云台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前侧活动设置有作业平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后侧并能驱动所述作业平台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转动。采用前后布置的方式将上述作业平台和驱动件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的前后两侧,可以有效缩小云台在横向上的空间占用,从而帮助缩小该电动云台在工作时的迎水面尺寸,帮助降低水阻,有助于提高相关机器人设备等在水下行进和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下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下电动云台及具有该云台的水下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地球有70%以上的表面被海洋覆盖,海洋蕴含了丰富的矿产和生物资源,存在许多人类未解之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将目光聚焦于深海的探索与资源开发。水下机器人等装备正是人类探索深海奥秘的重要工具。为了方便对水下环境进行探测,需要在相应的水下探测设备上安装电动云台。

2、电动云台在工作时需要电机驱动,当云台尺寸较大时,此时受到的水阻较大,尤其是在电机位置布置不当时,更会进一步增大水阻,影响电机以及其它相关设备的工作效率。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不影响云台所携带设备的数量和规格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水下云台作业时受到的水阻大小,需要对云台的设备布局进行改进,研发一种新型的水下电动云台结构及具有其的水下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下电动云台及具有该云台的水下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水下云台结构水阻较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电动云台,包括:

4、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前侧活动设置有作业平台;

5、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后侧并能驱动所述作业平台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转动。

6、采用前后布置的方式将上述作业平台和驱动件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的前后两侧,可以有效缩小云台在横向上的空间占用,从而帮助缩小该电动云台在工作时的迎水面尺寸,帮助降低水阻,有助于提高相关机器人设备等在水下行进和工作的效率。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框架的前侧对称安装有轴座,两个所述轴座之间形成让位凹槽,所述作业平台经所述轴座与所述支撑框架相连并能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让位凹槽转动。

9、上述作业平台可以通过轴座相对于支撑框架转动连接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根据需要转动;同时该结构布置可以使作业平台具有较大的工作宽度,便于搭载相应的探测设备。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作业平台包括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形成用于安装探测设备的安装平面。

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轴的轴线与所述驱动件的轴线相互平行。

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为框架式结构。

13、框架式结构具有方便探测设备安装固定、降低水阻的优点,同时还方便对其进行拆装维护。

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平面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座,所述探测设备经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轴和所述驱动件之间通过传动构件相连。

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构件为连杆组件、传动链组件、传动齿轮组件和传动皮带组件中的一种。

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和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三连杆活动连接;

18、当所述驱动件启动时,所述第二连杆同步转动并经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述驱动轴转动。

19、连杆组件具有耐用的优点,适合水下的复杂环境。

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件为水密电机。

2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水下机器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水下电动云台。

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本方案通过对驱动件和搭载有探测设备的作业平台采用前后布置的折返式布局,可以在不影响探测设备的前提下缩小该电动云台的迎水面,通过减少横向空间占用的方式达到降低水阻的效果,帮助提高水下机器人的行进效率和工作效率;另外,连杆组件具有抗造性强的优点,上述作业平台通过连杆组件与驱动件相连,能够更好的适应水下的复杂环境;框架式的安装板结构也有助于对其进行拆装维护以及相关探测设备的安装和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电动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电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前侧对称安装有轴座,两个所述轴座之间形成让位凹槽,所述作业平台经所述轴座与所述支撑框架相连并能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让位凹槽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电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包括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形成用于安装探测设备的安装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电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与所述驱动件的轴线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电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为框架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电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面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座,所述探测设备经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电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驱动件之间通过传动构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电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为连杆组件、传动链组件、传动齿轮组件和传动皮带组件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电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和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三连杆活动连接;

10.一种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下电动云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电动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电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前侧对称安装有轴座,两个所述轴座之间形成让位凹槽,所述作业平台经所述轴座与所述支撑框架相连并能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让位凹槽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电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包括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形成用于安装探测设备的安装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电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与所述驱动件的轴线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电动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为框架式结构。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丁丁周艳刘学进汪小东张利娜赵皇卢仲兴湛德郭二卫祝安全马彩凤王媛范巍高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